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江南专利>正文

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38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包括沟体和盖板,所述沟体两侧的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电缆架,所述沟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与筒状壳体的顶面通过弹性波纹管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波纹管内填充有热胀冷缩介质,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贯穿筒状壳体的顶面,所述升降杆的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块支撑板,多块所述支撑板分别延伸至多个电缆架的上方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粘接有海绵吸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电缆线进行降温处理的同时,达到除水的效果,无需人工进行除水、降温工作,降低了电缆沟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
技术介绍
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最关键的基础设施,现有的通信基站大多露天设置,大量通信和电力电缆需布置在电缆沟内,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保证通信网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电缆沟的上方大多设置有盖板,沟体内部较为密封,散热效果差,电缆线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热量难以及时散出,较高的温度易导致电缆线绝缘表皮快速老化,甚至发生火灾;电缆沟设置在地面以下,内部阴暗潮湿,底部常有雨水沉积,若雨水漫过电缆线架,易对电缆线造成腐蚀,且阴暗潮湿的电缆沟内常常会有鼠蚁、昆虫聚集,对电缆线造成破坏,不利于通信基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电缆沟内温度较高且底部常沉积有雨水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对电缆线进行稳定、有效保护的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包括沟体和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包括沟体(1)和盖板(2),所述沟体(1)两侧的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电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筒状壳体(4),所述筒状壳体(4)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上端与筒状壳体(4)的顶面通过弹性波纹管(6)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波纹管(6)内填充有热胀冷缩介质,所述滑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的上端贯穿筒状壳体(4)的顶面,所述升降杆(7)的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块支撑板(8),多块所述支撑板(8)分别延伸至多个电缆架(3)的上方设置,所述支撑板(8)的下表面粘接有海绵吸水层(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基站用安全保护电缆沟,包括沟体(1)和盖板(2),所述沟体(1)两侧的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电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筒状壳体(4),所述筒状壳体(4)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上端与筒状壳体(4)的顶面通过弹性波纹管(6)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波纹管(6)内填充有热胀冷缩介质,所述滑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的上端贯穿筒状壳体(4)的顶面,所述升降杆(7)的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块支撑板(8),多块所述支撑板(8)分别延伸至多个电缆架(3)的上方设置,所述支撑板(8)的下表面粘接有海绵吸水层(9),所述海绵吸水层(9)内贯穿嵌设有多根毛细管(10),多根所述毛细管(10)的下端延伸至沟体(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江南周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段江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