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377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其结构包括变电柜、散热孔、雨棚、固定座,变电柜包括变压器、固定块、蜂鸣器、接收板、制冷装置,固定块包括接收块、保险丝、压板,接收块包括真空腔、固定筒、连接筒、升降板,连接筒包括凹槽、压块、信号管,制冷装置包括定位块、制冷条、通风孔,通风孔包括过滤网、挡板、复位块、弹簧,过滤网包括通孔、海绵块、活性炭球,夏天时阳光暴晒在变电柜外壳上,使变电柜外壳温度升高,在高温的烘烤下保险丝熔断,在重力的作用下压板向下掉落并挤压接收板两端的开关,从而启动制冷装置对变电柜内部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
技术介绍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用变电设备逐渐发展,风电用变电设备是风电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目前现有的风电用变电设备,其变压器直接安装在变电柜的电缆室内部,由于变电柜安装在室外,夏季阳光暴晒在变电柜外壳上,使其温度升高,致使内部的电缆线老化破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否则引发电缆线着火导致变电设备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风电用变电设备,其变压器直接安装在变电柜的电缆室内部,由于变电柜安装在室外,夏季阳光暴晒在变电柜外壳上,使其温度升高,致使内部的电缆线老化破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否则引发电缆线着火导致变电设备出现故障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其结构包括变电柜、散热孔、雨棚、固定座,所述变电柜焊接在固定座上方,所述散热孔嵌设于变电柜左右两侧,所述雨棚嵌固于变电柜顶部,所述变电柜包括变压器、固定块、蜂鸣器、接收板、制冷装置,所述变压器底部与变电柜内底部相焊接,所述固定块顶部嵌固于变电柜上内壁,所述蜂鸣器安装在两块固定块之间,所述接收板安装在变电柜内部且与变压器顶部的接头相接,所述制冷装置与接收板电连接,所述制冷装置有两块冷风吹向变压器,且接收板两端设有开关,并且接收板与变压器之间用电缆线连接。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固定块包括接收块、保险丝、压板,所述接收块顶部焊接在固定块上内壁,所述保险丝焊接在固定块上内壁且位于接收块左右两侧,所述压板嵌固于接收块底端,所述固定块内部镂空,且保险丝有两根,压板位于接收板两端的开关上方且为实心绝缘材质。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接收块包括真空腔、固定筒、连接筒、升降板,所述真空腔嵌设于接收块内部,所述固定筒顶端焊接在接收块下表面,所述连接筒配合安装于固定筒底部,所述升降板通过间隙连接于固定筒内侧且与连接筒顶端紧贴,所述固定筒顶端与连接筒底部均为半球型,且升降板下端直径大于上端,并且固定筒与连接筒相接触时蜂鸣器不会响起。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筒包括凹槽、压块、信号管,所述凹槽焊接在连接筒内部,所述压块安装在凹槽上方,所述信号管一端嵌固于压块两侧且另一端焊接在升降板底部,所述压块为圆球形,且凹槽与压块互相挤压。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定位块、制冷条、通风孔,所述定位块焊接在制冷装置上下内壁,所述制冷条嵌固于上下两块定位块之间,所述通风孔嵌设于制冷装置内部,所述制冷条有三组,且通风孔均匀的分布在制冷条两侧。更进一步的说,所述通风孔包括过滤网、挡板、复位块、弹簧,所述过滤网与弹簧一端分别焊接在通风孔内壁,所述挡板通过螺栓连接于通风孔内壁,所述复位块左端嵌固于挡板右侧且与弹簧另一端相焊接,所述挡板向右倾斜且末端相贴,并且挡板侧视为半圆形。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过滤网包括通孔、海绵块、活性炭球,所述通孔贯穿于过滤网内部,所述海绵块嵌固于过滤网内部,所述活性炭球配合安装于海绵块上,所述通孔交替相接,且活性炭球均匀的竖直分布。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夏天时阳光暴晒在变电柜外壳上,使变电柜外壳温度升高,在高温的烘烤下保险丝熔断,在重力的作用下压板向下掉落并挤压接收板两端的开关,从而启动制冷装置对变电柜内部进行降温。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制冷装置启动时,制冷条通电产生冷风在风机的吹动下穿过通风孔对变电柜内部进行降温,避免高温造成内部的电缆线老化破损,以免引发电缆线着火导致变电设备出现故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电柜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收块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筒的左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制冷装置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通风孔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网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变电柜1、散热孔2、雨棚3、固定座4、变压器11、固定块12、蜂鸣器13、接收板14、制冷装置15、接收块121、保险丝122、压板123、真空腔a1、固定筒a2、连接筒a3、升降板a4、凹槽a31、压块a32、信号管a33、定位块151、制冷条152、通风孔153、过滤网b1、挡板b2、复位块b3、弹簧b4、通孔b11、海绵块b12、活性炭球b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5: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其结构包括变电柜1、散热孔2、雨棚3、固定座4,所述变电柜1焊接在固定座4上方,所述散热孔2嵌设于变电柜1左右两侧,所述雨棚3嵌固于变电柜1顶部,所述变电柜1包括变压器11、固定块12、蜂鸣器13、接收板14、制冷装置15,所述变压器11底部与变电柜1内底部相焊接,所述固定块12顶部嵌固于变电柜1上内壁,所述蜂鸣器13安装在两块固定块12之间,所述接收板14安装在变电柜1内部且与变压器11顶部的接头相接,所述制冷装置15与接收板14电连接,所述制冷装置15有两块冷风吹向变压器11,且接收板14两端设有开关,并且接收板14与变压器11之间用电缆线连接,利于当变电柜1外壳温度过高时对变电柜1内部进行降温。图中,所述固定块12包括接收块121、保险丝122、压板123,所述接收块121顶部焊接在固定块12上内壁,所述保险丝122焊接在固定块12上内壁且位于接收块121左右两侧,所述压板123嵌固于接收块121底端,所述固定块12内部镂空,且保险丝122有两根,压板123位于接收板14两端的开关上方且为实心绝缘材质,利于保险丝122熔断时压板123挤压开关启动制冷装置15。图中,所述接收块121包括真空腔a1、固定筒a2、连接筒a3、升降板a4,所述真空腔a1嵌设于接收块121内部,所述固定筒a2顶端焊接在接收块121下表面,所述连接筒a3配合安装于固定筒a2底部,所述升降板a4通过间隙连接于固定筒a2内侧且与连接筒a3顶端紧贴,所述固定筒a2顶端与连接筒a3底部均为半球型,且升降板a4下端直径大于上端,并且固定筒a2与连接筒a3相接触时蜂鸣器13不会响起,利于升降板a4在真空腔a1内上下移动。图中,所述连接筒a3包括凹槽a31、压块a32、信号管a33,所述凹槽a31焊接在连接筒a3内部,所述压块a32安装在凹槽a31上方,所述信号管a33一端嵌固于压块a32两侧且另一端焊接在升降板a4底部,所述压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其结构包括变电柜(1)、散热孔(2)、雨棚(3)、固定座(4),所述变电柜(1)焊接在固定座(4)上方,所述散热孔(2)嵌设于变电柜(1)左右两侧,所述雨棚(3)嵌固于变电柜(1)顶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变电柜(1)包括变压器(11)、固定块(12)、蜂鸣器(13)、接收板(14)、制冷装置(15),所述变压器(11)底部与变电柜(1)内底部相焊接,所述固定块(12)顶部嵌固于变电柜(1)上内壁,所述蜂鸣器(13)安装在两块固定块(12)之间,所述接收板(14)安装在变电柜(1)内部且与变压器(11)顶部的接头相接,所述制冷装置(15)与接收板(1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其结构包括变电柜(1)、散热孔(2)、雨棚(3)、固定座(4),所述变电柜(1)焊接在固定座(4)上方,所述散热孔(2)嵌设于变电柜(1)左右两侧,所述雨棚(3)嵌固于变电柜(1)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电柜(1)包括变压器(11)、固定块(12)、蜂鸣器(13)、接收板(14)、制冷装置(15),所述变压器(11)底部与变电柜(1)内底部相焊接,所述固定块(12)顶部嵌固于变电柜(1)上内壁,所述蜂鸣器(13)安装在两块固定块(12)之间,所述接收板(14)安装在变电柜(1)内部且与变压器(11)顶部的接头相接,所述制冷装置(15)与接收板(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包括接收块(121)、保险丝(122)、压板(123),所述接收块(121)顶部焊接在固定块(12)上内壁,所述保险丝(122)焊接在固定块(12)上内壁且位于接收块(121)左右两侧,所述压板(123)嵌固于接收块(121)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用变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块(121)包括真空腔(a1)、固定筒(a2)、连接筒(a3)、升降板(a4),所述真空腔(a1)嵌设于接收块(121)内部,所述固定筒(a2)顶端焊接在接收块(121)下表面,所述连接筒(a3)配合安装于固定筒(a2)底部,所述升降板(a4)通过间隙连接于固定筒(a2)内侧且与连接筒(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尚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