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04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包括机箱、设于机箱内部的电路板和设于电路板上的功能模块,包括机箱、设于机箱外侧的风冷机构和设于机箱内部的水冷机构及减振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内侧壁上的换热槽板、连接至换热槽板的导热冷板,所述机箱的两侧壁内腔形成风道;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底部的底座、设于机箱侧壁的散热器和连接散热器的流体管,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底部的支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增加机箱中空气的流动,同时也会带走计算机中大量的由其它芯片产生的热量,有利于维持计算机中整体温度的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含服务器、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台式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主机箱作为计算机配件中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计算机配件,起到承托和保护的作用,此外,主机箱还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有电流通过的地方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尤其是中央处理器和显示卡这一类具有高密度晶体管的芯片,其发热量庞大,也就成为了整个冷却系统主要的冷却对象,而另一些高性能的元器件,比如内存条、固态硬盘、南北桥等,在高负荷运行下也会产生相对较高的热量,易导致计算机发生蓝屏、死机等故障,直接影响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增加机箱中空气的流动,同时也会带走计算机中大量的由其它芯片产生的热量,有利于维持计算机中整体温度的恒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包括机箱、设于机箱内部的电路板和设于电路板上的功能模块,包括机箱、设于机箱外侧的风冷机构和设于机箱内部的水冷机构及减振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内侧壁上的换热槽板、设于电路板一侧、连接至换热槽板的导热冷板,所述机箱的两侧壁内腔形成风道;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底部的底座、设于机箱侧壁、对应功能模块上端的散热器和连接散热器的流体管,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底部的支座,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流体入口和回形槽,所述回形槽的一端连接流体入口,所述回形槽的另一端连接流体管。优选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固定杆、阻尼橡胶套管和预紧弹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至散热器靠近功能模块的一侧,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贯穿电路板设置,所述设于电路板和散热器之间的固定杆的外部设阻尼橡胶套管,所述固定杆贯穿电路板的另一端外侧套设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通过橡胶垫圈连接电路板。优选的,所述机箱的风道的两端分别设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至机箱的风机。优选的,所述进风口通过抽风机连接换热器的出气口端,所述流体入口通过循环泵连接换热器的出液口端。优选的,所述流体管和回形槽内均填充相变蓄热流体,所述机箱的侧壁为真空钎焊成形的中空结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加固计算机内装上温度传感器,并将温度传感器、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均连接至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设定温度传感器的适宜温度和预警温度;S2、当计算机的运行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时,控制系统开启水冷机构;S3、当计算机的运行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出警报,同时控制系统开启风冷机构。优选的,S2中,机箱内电路板上功能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冷板传导到左右换热槽板并在风道内的散热翅片上聚集,在机箱后端轴流风机强制抽风的作用下,从机箱前面板两侧进风口吸入的冷空气在此处与散热翅片上热量经过热交换,并被出风口的风机带出机箱从而散热。优选的,S3中,随着计算机运行温度上升,底板温度逐渐增高,回形槽内的相变蓄热流体介质开始进行工作,吸收由底板传递过来的热量,当达到其相变温度时,其发生相变,温度不再升高,机箱内部微通道散热器包含CPU微通道、显卡芯片微通道,机箱外部包括循环泵,这两部分通过流体管连接成一个循环水路,机箱内部通过回形槽和流体管中的相变蓄热流体把各芯片的热量带出去,机箱外部使相变蓄热流体降温。优选的,所述导热冷板和散热器均采用泡沫金属铜材质,所述泡沫金属铜采用带状结构,所述泡沫金属铜的孔隙率为95-97%,所述泡沫金属铜的导热系数Q为5.95-6.17W/(m·℃),所述泡沫金属铜的热容C为20.67-22.08J/(kg·℃),所述Q·C满足大于125.68且小于等于136.04,所述泡沫金属铜中铜的比例为1:1.5-1.6。优选的,所述泡沫金属铜的对流换热系数h满足:h=-6.45·U2+36.23·U+41.9,其中U为泡沫铜翅片的等效速度(m/s)。优选的,所述机箱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铝合金的成分和含量为铜:0.2-0.35、锰0.1-0.15、镁0.9-1.2、锌0.2-0.25、铬0.05-0.3、钛0.09-0.16、硅0.5~0.7、铁0.3-0.8、余量为铝。优选的,所述铝合金的弹性模量为E为42.6-44.7GPa,屈服强度σ为152-185MPa,切向模量G为215-296Mpa,表面粗糙度Ra为8-18μm,泊松比υ为0.23-0.26。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的弹性模量、切向模量、表面粗糙度和泊松比之间满足57.9≤(E+G)/(Ra·υ)≤128.2。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的弯曲应力F满足:F=σ(E+G)/(E·G)+[(σ-σs)/k]1/n;其中,k、n为材料常数,σs为材料的屈服极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采用风冷和水冷同时散热,增加机箱中空气的流动,同时也会带走计算机中大量的由其它芯片产生的热量,有利于维持计算机中整体温度的恒定,机箱的电路板上采用水冷降温,其他空间内采用风冷散热,减少机箱内部的占用空间,同时也减少了主板的负重。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在设备振动冲击过程中,预紧弹簧可以有效吸收低频振动冲击的能量,同时在电路板上加装阻尼橡胶套管,同时在预紧弹簧与电路板之间安装橡胶垫圈,橡胶材料自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对高频的能量吸收有显著效果,使设备在通过共振区时,不致产生过大的振幅,使计算机电路板及个功能模块形成了有效的抗振动冲击保护。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及方法,将泡沫金属与铜板复合制作散热板,铜板承担起了增强泡沫铜复合散热板的机械性能的作用以及更改易用性的作用方便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风冷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水冷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减振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底座示意图。图中:1、机箱;2、电路板;3、功能模块;4、风机;5、进风口;6、导热冷板;7、风道;8、换热槽板;9、底座;91、支座;92、底板;93、流体入口;94、回形槽;10、散热器;11、固定杆;111、阻尼橡胶套管;112、预紧弹簧;113、橡胶垫圈;12、流体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内部的电路板(2)和设于电路板(2)上的功能模块(3),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外侧的风冷机构和设于机箱(1)内部的水冷机构及减振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1)内侧壁上的换热槽板(8)、设于电路板(2)一侧、连接至换热槽板(8)的导热冷板(6),所述机箱(1)的两侧壁内腔形成风道(7);/n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1)底部的底座(9)、设于机箱(1)侧壁、对应功能模块(3)上端的散热器(10)和围设功能模块(3)的流体管(12),所述底座(9)包括底板(92)和设于底板(92)底部的支座(91),所述底板(92)上开设有流体入口(93)和回形槽(94),所述回形槽(94)的一端连接流体入口(93),所述回形槽(94)的另一端连接流体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内部的电路板(2)和设于电路板(2)上的功能模块(3),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外侧的风冷机构和设于机箱(1)内部的水冷机构及减振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1)内侧壁上的换热槽板(8)、设于电路板(2)一侧、连接至换热槽板(8)的导热冷板(6),所述机箱(1)的两侧壁内腔形成风道(7);
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于机箱(1)底部的底座(9)、设于机箱(1)侧壁、对应功能模块(3)上端的散热器(10)和围设功能模块(3)的流体管(12),所述底座(9)包括底板(92)和设于底板(92)底部的支座(91),所述底板(92)上开设有流体入口(93)和回形槽(94),所述回形槽(94)的一端连接流体入口(93),所述回形槽(94)的另一端连接流体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固定杆(11)、阻尼橡胶套管(111)和预紧弹簧(112),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连接至散热器(10)靠近功能模块(3)的一侧,所述固定杆(11)的另一端贯穿电路板(2)设置,所述设于电路板(2)和散热器(10)之间的固定杆(11)的外部设阻尼橡胶套管(111),所述固定杆(11)贯穿电路板(2)的另一端外侧套设预紧弹簧(112),所述预紧弹簧(112)通过橡胶垫圈(113)连接电路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风道(7)的两端分别设进风口(5)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至机箱(1)的风机(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计算机信息稳定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连接换热器的出气口端,所述流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朱西方尹光兵王璇苗苗张琨郑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