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觉防抖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传感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觉防抖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技术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移动平台。利用车载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等环境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该技术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人驾驶平台的稳定和牵引控制系统可以探测到险情,并及时启动防止事故发生。这些系统不断读取汽车的行驶方向、速度以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状态。当探测到汽车将要失控并有可能导致翻车时,稳定或牵引控制系统将进行干预。当前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通常置于车顶,虽然可获得更好的探测视野,但会严重影响移动平台的气流布局和美观性,并不适用于高速条件下的行驶。因此将传感器内置会是未来的趋势。然而,传感器内置又会引入视野不足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驱动组件、入射镜片组、光线接收组件和陀螺仪,所述移动平台上开设有入光口,所述入射镜片组与所述入光口相对设置,所述光线接收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用于接收所述入射镜片组反射的光线;/n所述陀螺仪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移动平台的加速度并生成转角信号;/n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入射镜片组传动连接,用于依据所述转角信号驱动所述入射镜片组转动,以使目标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镜片组反射后沿所述入光口射向所述光线接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驱动组件、入射镜片组、光线接收组件和陀螺仪,所述移动平台上开设有入光口,所述入射镜片组与所述入光口相对设置,所述光线接收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用于接收所述入射镜片组反射的光线;
所述陀螺仪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移动平台的加速度并生成转角信号;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入射镜片组传动连接,用于依据所述转角信号驱动所述入射镜片组转动,以使目标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镜片组反射后沿所述入光口射向所述光线接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入射镜片组包括沿光线入射路径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
所述陀螺仪同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的加速度并生成第一转角信号,还用于检测所述移动平台沿第二方向的加速度并生成第二转角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镜片传动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转角信号驱动所述第一镜片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镜片传动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第二转角信号驱动所述第二镜片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镜片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镜片的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镜片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镜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接收组件包括第三镜片,所述第三镜片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内,并与所述入光口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珉,王立辉,许毅钦,付健,陈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