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巡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290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包括:腰带、主工具包、具备多合一检测功能的检测仪器、控制仪器;主工具包可拆卸安装于腰带,且设有第一收容腔;控制仪器可拆卸安装于腰带,且用于与检测仪器以及移动终端通讯连接,还用于给检测仪器供电;检测仪器或者控制仪器上还设有气体检测模块。采用具备多合一检测功能的检测仪器,而且利用可与移动终端连接的控制仪器实现供电以及通讯连接,提高操作控制的便利性。同时,结合腰带以及主工具包的使用,能够方便各仪器以及工具的携带,有效提高巡视速度以及巡视效率。另外,通过在检测仪器或者控制仪器上设置气体检测模块,增加气体检测功能,以提高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巡检系统
本申请涉及配网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配网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网进一步持续推进转型,配网线路里程也越来越长,配网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数量也是快速增长。配网线路能够可靠传输电能,是能够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保证民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保证。但是配电线路分布广泛,基本城区内每隔30-50m就有一处电房,所处环境也是各有不同,设备环境复杂,人均管辖10kV线路公里数、变压器数、开关柜数也是居高不下,同时配网工程也日趋繁多,每年新设备投运数量也多,造成基层运维班组运维巡视压力很大,日常巡视线路人手频繁出现不足,导致线路巡视不到位,巡视计划跟不上安排等问题。因此,需解决配网常规巡检和维护是电力部门紧要的工作。目前巡视的作业,巡视人员需要携带大量工具到现场,造成很大不便,巡视时,要不停更换操作仪器,严重制约了巡视速度和效率,还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另外由于部分设备由于老旧,容易会有局部放电产生(产生臭氧)、开关柜甚至会出现漏SF6气体(常态下无色无味无毒)气体,由于电房空间密闭(会产生CO2或则CO,这些气态会产生积聚,人一进去会照成一定身体危害。而现有的巡视工具通常没有检测气体的工具,造成巡视时无法及时检测有害气体,存在一定的作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网巡检系统,携带操作方便,有效提高巡视速度以及巡视效率,且提高作业安全性。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包括:腰带、主工具包、具备多合一检测功能的检测仪器、控制仪器;所述主工具包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腰带,且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控制仪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腰带,且用于与所述检测仪器以及移动终端通讯连接,还用于给所述检测仪器供电;所述检测仪器或者所述控制仪器上还设有气体检测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仪器包括可手持的第一仪器壳、第一控制板以及主检测模组;所述第一控制板以及所述主检测模组均安装于所述第一仪器壳;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主检测模组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仪器壳具体呈D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主检测模组包括地波检测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噪音检测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以及激光定位模块;所述第一仪器壳的外弧形面上分别设有开设有与所述地波检测模块对应的地波检测口、与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对应的红外摄像口、与所述噪音检测模块对应的噪音检测口、与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对应的超声波检测口以及与所述激光定位模块对应的激光定位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仪器壳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控制板连接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开启所述激光定位模块以及数据记录;所述第一仪器壳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切换检测模式的切换控制面板以及用于与所述控制仪器连接的第一数据接口。进一步地,还包括副工具包;所述副工具包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腰带,且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检测仪器的第二收容腔。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仪器包括第二仪器壳、第二控制板、供电池以及通讯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板、所述供电池以及所述通讯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仪器壳;所述供电池与所述第二控制板、所述气体检测模块以及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气体检测模块以及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检测仪器通讯连接的第二数据接口、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讯连接的第三数据接口以及天线模块。进一步地,还包括气体报警模块;所述气体报警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仪器壳,且与所述第二控制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仪器壳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源开闭的第二开关以及电量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腰带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控制仪器电连接的夜间示警灯以及照明灯。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采用具备多合一检测功能的检测仪器,实现一个仪器可以多种检测功能,避免传统巡视作业频繁切换操作仪器情况。而且利用可与移动终端连接的控制仪器实现供电以及通讯连接,提高操作控制的便利性。同时,结合腰带以及主工具包的使用,能够方便各仪器以及工具的携带,有效提高巡视速度以及巡视效率。另外,通过在检测仪器或者控制仪器上设置气体检测模块,增加气体检测功能,以提高作业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的第一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的第二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的检测仪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的控制仪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腰带;11、照明灯;12、夜间示警灯;13、挂扣;2、主工具包;3、检测仪器;31、第一仪器壳;311、第一开关;312、第一数据接口;313、切换控制面板;32、地波检测模块;33、红外摄像模块;34、激光定位模块;35、噪音检测模块;36、超声波检测模块;4、控制仪器;41、第二仪器壳;411、第三开关;412、第四开关;413、第二数据接口;414、第三数据接口;415、扩展数据接口;416、第二开关;417、电量显示屏;418、天线模块;42、气体检测模块;43、报警模块;5、移动终端;6、副工具包;71、第一数据线;72、第二数据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网巡检系统。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腰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主工具包、具备多合一检测功能的检测仪器、控制仪器;/n所述主工具包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腰带,且设有第一收容腔;/n所述控制仪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腰带,且用于与所述检测仪器以及移动终端通讯连接,还用于给所述检测仪器供电;/n所述检测仪器或者所述控制仪器上还设有气体检测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主工具包、具备多合一检测功能的检测仪器、控制仪器;
所述主工具包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腰带,且设有第一收容腔;
所述控制仪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腰带,且用于与所述检测仪器以及移动终端通讯连接,还用于给所述检测仪器供电;
所述检测仪器或者所述控制仪器上还设有气体检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器包括可手持的第一仪器壳、第一控制板以及主检测模组;
所述第一控制板以及所述主检测模组均安装于所述第一仪器壳;
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主检测模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仪器壳具体呈D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检测模组包括地波检测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噪音检测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以及激光定位模块;
所述第一仪器壳的外弧形面上分别设有开设有与所述地波检测模块对应的地波检测口、与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对应的红外摄像口、与所述噪音检测模块对应的噪音检测口、与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对应的超声波检测口以及与所述激光定位模块对应的激光定位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仪器壳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控制板连接的第一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开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铭聪童锐董选昌王斐廖辰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