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合一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74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合一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配合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配合连接有把手开关,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配合连接有抽拉头,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固定不动,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端随抽拉头位置的改变而移动,第一管道水路的启闭与第二管道水路的启闭均由阀芯配合连接的把手开关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将第一管道的水路和第二管道的水路分隔,在具体实施例中为将净水与自来水分隔开,使其互不影响,保证了水质的安全,同时简化了多水路功能龙头抽拉头结构,方便用户对抽拉头进行使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合一龙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合一龙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抽取式双水路原水和净水二合一龙头,两水路都集成在抽取管中,多水路使抽取管变硬变粗,影响抽取效果使用手感差。加上两种水路出口在花洒头上随着抽拉一起活动,难免净水出水口会被沾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合一龙头,具体将净水和原水分隔开,简化抽拉头的结构,使其方便用户的操作控制,同时又能避免原水、净水的意外混合污染。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二合一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配合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配合连接有把手开关,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配合连接有抽拉头,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固定不动,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端随抽拉头位置的改变而移动,所述第一管道水路的启闭与第二管道水路的启闭均由阀芯配合连接的把手开关控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座,所述阀芯座上设置有三个进水口和二个出水口,其中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与第一管道相连接,另两个进水口与一个出水口与第二管道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与第二管道相连接的进水口,一个为热水进水口,一个为冷水进水口。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龙头主体包括本体和弯管,所述弯管与本体为活动配合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口与第二管道的出水口均设置于弯管的端面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口设置于弯管的弧形部处或龙头主体外形的其他位置,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设置于活动的抽拉头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与龙头主体相固定。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抽拉头放置于弯管的端面上,且所述弯管的端面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放置抽拉头,此外,所述缺口上设置有开槽,所述抽拉头上设置有能与开槽相配合的定位件,即所述抽拉头隐藏设置于龙头主体内。在本专利技术另外实施例中,所述抽拉头为外露不隐藏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一端固定在阀芯座上与阀芯座活动连接或所述第一管道一端增加连接件固定在阀芯座上,与阀芯座活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组件还配合连接有套筒。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二合一龙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龙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二管道配合连接有抽拉头,净水和原水的分隔设置,防止了原水与净水的混合污染,同时减少了抽拉头的结构体积,方便用户进行操作控制。2、龙头主体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上设置有开槽,抽拉头上设置有能与开槽相配合的定位件,嵌入式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具有美观性。3、阀芯组件包括阀芯座,阀芯座上设置有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混合水过水口、净水进水口、净水出水口和与第一管道相配合的净水过水口,上述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原水温度可调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2。图5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示意图1。图6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示意图2。图7是本专利技术阀芯组件的部分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3。图中:10-龙头主体;12-缺口;13-本体;14-弯管;15-开槽;16-弧形部;20-阀芯组件;21-阀芯座;22-冷水进水口;23-热水进水口;24-净水进水口;25-净水出水口;26-过水孔;27-混合水过水口;30-阀芯;40-第一管道;41-第一管道的出水口;50-第二管道;51-第二管道的出水口;60-抽拉头;61-定位件;70-把手开关;81-冷水进水管;82-热水进水管;83-混合水出水管;84-净水进水管;91-套筒;9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二合一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0,所述龙头主体10内设置有阀芯组件20,所述阀芯组件20配合连接有阀芯30,所述阀芯30配合连接有把手开关70,所述阀芯30与把手开关70之间还设置有螺母92,所述龙头主体10内设置有第一管道40和第二管道50,所述第二管道50配合连接有抽拉头60,所述第一管道40的出水端固定不动,所述第二管道50的出水端随抽拉头位置的改变而移动,即所述第一管道40的水路为固定水路,所述第二管道50的水路为活动水路,所述第一管道40水路的启闭与第二管道50水路的启闭均由阀芯30配合连接的把手开关70控制,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改变了传统设计中原水、净水抽拉头二合一的常规集成设计,将原水和净水分隔进行单独管道设置,减小了抽拉头的结构体积大小,方便用户进行操作控制,同时,也能防止净水、原水的意外混合,保证水质的使用安全。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组件20包括阀芯座21,所述阀芯座21上设置有三个进水口和二个出水口,其中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与第一管道40相连接,另两个进水口与一个出水口与第二管道50相连接。更为具体的,与第二管道50相连接的进水口,一个为热水进水口,一个为冷水进水口。,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个进水口分别为冷水进水口22、热水进水口23和净水进水口24,所述两个出水口分别为混合水过水口27和净水出水口25,所述混合水过水口27与第二管道50相连通,所述阀芯座21上还设置有一过水孔26,所述过水孔26的一端与净水出水口25连通,所述过水孔26的另一端与第一管道40相连通,当然,所述冷水进水口22配合连接冷水进水管81,热水进水口23配合连接热水进水管82,混合水过水口27配合连接混合水出水管83,过水孔26连接净水净水管84再与净水出水口25相连,更为具体的,所述阀芯组件20还配合连接有套筒91,所述冷水进水管81、热水进水管82、混合水出水管83、净水净水管84均被套筒91包裹,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3、4、7附图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龙头主体10包括本体13和弯管14,所述弯管14与本体13为活动配合连接,弯管14与本体13的活动连接,使得弯管14能绕本体13旋转,从而实现龙头的多角度出水,增强灵活性,在弯管14旋转的过程中,嵌入其中的抽拉头60、第一管道40也相应进行旋转。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口41与第二管道的出水口51置于弯管14的端面上,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中A处所示或参考说明书附图3中B处所示。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口41设置于弯管14的弧形部16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合一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配合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配合连接有把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配合连接有抽拉头,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固定不动,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端随抽拉头位置的改变而移动,所述第一管道水路的启闭与第二管道水路的启闭均由同一把手开关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合一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配合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配合连接有把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配合连接有抽拉头,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固定不动,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端随抽拉头位置的改变而移动,所述第一管道水路的启闭与第二管道水路的启闭均由同一把手开关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座,所述阀芯座上设置有三个进水口和二个出水口,其中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与第一管道相连接,另两个进水口与一个出水口与第二管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龙头,其特征在于:与第二管道相连接的进水口,一个为热水进水口,一个为冷水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合一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包括本体和弯管,所述弯管与本体为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桥连王定军张桃燕王永生高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