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红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5222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出将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用于各类型皮炎的临床治疗中,对皮炎起到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且医用皮肤修护凝胶为食品安全级,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试验设计,以面部EASI评分和VAS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观察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辅助治疗皮炎类疾病的安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皮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世界变应性组织推荐使用的皮炎分类方式,皮炎分为接触性皮炎、湿疹、过敏性皮炎及其他类型皮炎。其中,由接触外界物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尿布、漆性皮炎)中,能进一步归类的湿疹如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淤积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伤口周围感染性皮炎、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癣菌疹、手部皮炎、多形日光疹等;不能进一步归类的湿疹如肛周湿疹、小腿湿疹、阴囊湿疹、乳部湿疹、外耳湿疹、春季湿疹、夏季湿疹、痒疹等。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目前对于皮炎治疗药物,西医主要采用的多是皮质激素类药物,内服抗组胺及抗生素类药物,其中,抗组胺类药主要起镇静止痒作用,抗生素用于感染的皮损,含皮质激素的药物外搽对于轻症皮炎疗效显著。然而近年来,由于外用激素制剂引发的皮肤损害急剧增加,不良反应显著,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如果长期频繁或大量使用含皮质类激素的药物,会对导致成为敏感肌肤,并可能伴有全身的皮肤敏感;长期大量外用激素还可经皮吸收进入血运循环,引起糖尿病等;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抗药性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3006686A,公开了一种用于特应性皮炎辅助治疗的功能性制剂及制备方法,其原料重量组分为:透明质酸钠0.2~1份、乳化增稠剂5~10份、油脂5~10份,加去离子水至100份。该专利文献为含有透明质酸钠的功能性制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可明显改善干燥性湿疹症状,并能有效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复发,疗效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用于辅助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减少复发。但是,该技术只针对特应性皮炎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不具有普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辅助治疗皮炎的制剂不具有普适性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或消除常规皮炎药物所含原料成分的刺激性和致敏性且具有普适性的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丙烯酸钠0.7-1.3%;可可脂3-5%;海藻糖0.5-1.5%;甘油8-12%;羟苯甲酯0.05-0.15%;水80-88%。进一步地,所述的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丙烯酸钠0.9%;可可脂4%;海藻糖1%;甘油10%;羟苯甲酯0.1%;水84%。进一步地,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各原料按比例称量,混合均匀,得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皮炎类药物包括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和常规皮炎药物。进一步地,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组成同上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进一步地,所述常规皮炎药物为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或抗生素类药物。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丙烯酸钠0.7-1.3%;可可脂3-5%;海藻糖0.5-1.5%;甘油8-12%;羟苯甲酯0.05-0.15%;水80-88%。其中,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全部原料均为食品安全级,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皮肤修护凝胶,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特别是羟苯甲酯的使用,由于羟苯甲酯为尼泊金酯类防腐剂,此类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细菌的作用稍差,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抑制细胞呼吸酶和传递酶系统的活性而起到抗菌功效。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首次提出将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用于各类型皮炎的临床治疗中,对皮炎起到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且医用皮肤修护凝胶为食品安全级,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试验设计,以面部EASI评分和VAS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观察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辅助治疗皮炎类疾病的安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前EASI均值为0.41±0.21,治疗后第7天、第14天EASI均值分别降至0.20±0.15和0.19±0.12。治疗结束时(第14天)EASI平均下降率为77.42%;对照组治疗前EASI均值为0.45±0.23,治疗后第7天、第14天,EASI均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均P<0.0001);治疗前EASI均值为0.45±0.23,治疗后第7天、第14天EASI均值分别降至0.21±0.15和0.11±0.13。治疗结束时(第14天)EASI平均下降率为75.00%。试验组治疗前VAS均值为4.27±2.67,治疗后第7天、第14天VAS均值分别降至1.60±1.44和0.48±0.76。治疗结束时(第14天)VAS平均下降率为84.57%;对照组治疗前VAS均值为4.52±2.9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VAS均值分别降至2.12±1.86和0.93±1.31。治疗结束时(第14天)VAS平均下降率为79.34%。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皮炎类药物包括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和常规皮炎药物;其中,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钠0.9g;可可脂4g;海藻糖1g;甘油10g;羟苯甲酯0.1g;水84g;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称量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所述常规皮炎药物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调整,其中,针对面部敏感性皮炎给派瑞松、针对颜面再发性皮炎给芙美松、针对面部化妆品皮炎给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针对面部接触性皮炎恢复期给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皮炎类药物包括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和常规皮炎药物;其中,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钠1.3g;可可脂3g;海藻糖1.5g;甘油12g;羟苯甲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n聚丙烯酸钠0.7-1.3%;/n可可脂3-5%;/n海藻糖0.5-1.5%;/n甘油8-12%;/n羟苯甲酯0.05-0.15%;/n水80-8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聚丙烯酸钠0.7-1.3%;
可可脂3-5%;
海藻糖0.5-1.5%;
甘油8-12%;
羟苯甲酯0.05-0.15%;
水80-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
聚丙烯酸钠0.9%;
可可脂4%;
海藻糖1%;
甘油10%;
羟苯甲酯0.1%;
水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皮肤修护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皮肤修护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医用皮肤修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红
申请(专利权)人:郝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