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209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水加至100%;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3~1.5%;水5~10%;对羟基苯乙酮0.3~1.5%、尿囊素0.1~0.3%、甘油2~5%;丙二醇2~5%、透明质酸钠0.05~0.3%;三乙醇胺0.3~1.5%、水0.3~1.5%;甘草酸二钾0.05~0.3%、丙二醇1~3%;1,2‑己二醇0.2~1%;磷硅酸钠钙5~20%;积雪草苷0.05~0.3%、积雪草酸0.05~0.3%、羟基积雪草酸0.05~0.3%、水2~5%;氧化银0.1~0.5%、肌醇六磷酸0.05~0.3%、喷替酸五钠0.05~0.3%、乙醇1~5%;甘油葡糖苷0.3~1.5%;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修复受损肌肤,改善问题肌肤有明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特别是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很快,物资文化需求也得到巨大的提高,化妆品市场由此得到了爆发式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TO)有报告指出:“现代人群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不到20%,处于病态的超过20%,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亚健康皮肤人群竟达70%”。广大消费者对美白产品的巨大需求,再加上消费者对快速见效产品的过度追求,使得产品中重金属超标,激素滥用现象非常突出,给广大爱美爱白的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A相组份:水加至100%;B相组份: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3~1.5%;C相组份:水5~10%;D相组份:对羟基苯乙酮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nA相组份:水加至100%;/nB相组份: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3~1.5%;/nC相组份:水5~10%;/nD相组份:对羟基苯乙酮0.3~1.5%、尿囊素0.1~0.3%、甘油2~5%;/nE相组份:丙二醇2~5%、透明质酸钠0.05~0.3%;/nF相组份:三乙醇胺0.3~1.5%、水0.3~1.5%;/nG相组份:甘草酸二钾0.05~0.3%、丙二醇1~3%;/nH相组份:1,2-己二醇0.2~1%;/nI相组份:磷硅酸钠钙5~20%;/nJ相组份:积雪草苷0.05~0.3%、积雪草酸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A相组份:水加至100%;
B相组份: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3~1.5%;
C相组份:水5~10%;
D相组份:对羟基苯乙酮0.3~1.5%、尿囊素0.1~0.3%、甘油2~5%;
E相组份:丙二醇2~5%、透明质酸钠0.05~0.3%;
F相组份:三乙醇胺0.3~1.5%、水0.3~1.5%;
G相组份:甘草酸二钾0.05~0.3%、丙二醇1~3%;
H相组份:1,2-己二醇0.2~1%;
I相组份:磷硅酸钠钙5~20%;
J相组份:积雪草苷0.05~0.3%、积雪草酸0.05~0.3%、羟基积雪草酸0.05~0.3%、水2~5%;
K相组份:氧化银0.1~0.5%、肌醇六磷酸0.05~0.3%、喷替酸五钠0.05~0.3%、乙醇1~5%;
L相组份:甘油葡糖苷0.3~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A相组份:水加至100%;
B相组份: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9%;
C相组份:水7.5%;
D相组份:对羟基苯乙酮0.9%、尿囊素0.2%、甘油3.5%;
E相组份:丙二醇3.5%、透明质酸钠0.15%;
F相组份:三乙醇胺0.9%、水0.9%;
G相组份:甘草酸二钾0.16%、丙二醇2%;
H相组份:1,2-己二醇0.6%;
I相组份:磷硅酸钠钙12.5%;
J相组份:积雪草苷0.15%、积雪草酸0.15%、羟基积雪草酸0.15%、水3.5%;
K相组份:氧化银0.3%、肌醇六磷酸0.15%、喷替酸五钠0.15%、乙醇3%;
L相组份:甘油葡糖苷0.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受损肌肤修复凝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E相组份各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待用;
S2、将F相组份各物料混合搅拌至完全透明,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蔚东符卫平林少填王爱琳李杞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莱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