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19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牵引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吸热液囊,所述吸热液囊的左侧通过软管固定连接有水银球,所述水银球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挤压齿杆,所述挤压齿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收卷轮,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离心轮,所述离心轮的右侧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该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通过吸热液囊与挤压齿杆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时,自动将患者颈部出现汗液清除,防止患者产生不适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牵引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
技术介绍
牵引器是外科手术中及术后恢复的辅助器材,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稳定、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在通过颈椎牵引器对颈部进行牵引时,需要将牵引器套在患者颈部,随后再进行充气,使牵引器对患者颈部造成上下的挤压,而为了固定患者颈部,需要通过牵引器对患者颈部进行适当的横向挤压,然而在长时间使用牵引器时,患者的颈部会被持续贴附,造成患者颈部出现汗液,对患者造成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具备在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时,自动将患者颈部出现汗液清除,防止患者产生不适感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牵引器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时,无法将患者颈部出现汗液清除,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在的问题。(二)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吸热液囊(2),所述吸热液囊(2)的左侧通过软管固定连接有水银球(3),所述水银球(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板(5),所述挤压板(5)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延时螺杆(6),所述延时螺杆(6)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啮合管(7),所述延时螺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板(8),所述弹性板(8)的右侧设置有单向卡块(9),所述挤压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挤压齿杆(10),所述挤压齿杆(10)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收卷轮(11),所述挤压齿杆(10)的右侧设置有压感开关(12),所述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吸热液囊(2),所述吸热液囊(2)的左侧通过软管固定连接有水银球(3),所述水银球(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板(5),所述挤压板(5)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延时螺杆(6),所述延时螺杆(6)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啮合管(7),所述延时螺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板(8),所述弹性板(8)的右侧设置有单向卡块(9),所述挤压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挤压齿杆(10),所述挤压齿杆(10)的侧面啮合连接有收卷轮(11),所述挤压齿杆(10)的右侧设置有压感开关(12),所述壳体(1)的侧面穿插设置有引流管(13),所述引流管(1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离心轮(15),所述离心轮(15)的右侧设置有封堵板(17),所述封堵板(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科的智能颈椎矫正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液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执中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卓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