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19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让下肢患者穿戴上硅胶内衬套,对残肢部位进行CT扫描,得到三维图像数据;运行专用软件,优化处理三维图像数据,最终得到适合接受腔的三维模型数据,将模型数据传输到工业级3D打印机中进行3D打印,打印制作出接受腔。新工艺具有如下优点: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接受腔的舒适度,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穿戴好下肢假肢以回归社会;能提高经济效益,且能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件状况,以最大幅度避免了固态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取得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工程学辅助器具
,具体来讲是一种运用CT扫描技术建模、系统优化重建三维模型和3D打印技术来制作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假肢,也称之为义肢,是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工艺,为弥补截肢者肢体缺损而装配的人工肢体。对于下肢截肢者,穿戴假肢是其站起来、走起来的必要辅助手段。现代下肢假肢一般由接受腔、连接件、关节、管件、假脚板等基本组成,其中接受腔是残肢与假肢之间的连接界面,不但承受和传递人体对假肢的作用力,而且还起到包容残肢、悬吊和控制假肢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接受腔的设计和制作对假肢功能的发挥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下肢假肢的核心部件。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201811025638.5公开了一种假肢、矫形器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医用取模仪对伤残患者的残肢或畸患矫正部位进行取型,得到1:1的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1;利用假肢或矫形器修模软件,对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1进行模拟修模处理,得到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2;将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2传输到康复医疗专用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下肢患者穿戴上硅胶内衬套,对残肢部位进行CT扫描,得到三维图像数据;/n运行专用软件,优化处理三维图像数据,最终得到适合接受腔的三维模型数据;/n将模型数据传输到工业级3D打印机中进行3D打印,打印制作出接受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下肢患者穿戴上硅胶内衬套,对残肢部位进行CT扫描,得到三维图像数据;
运行专用软件,优化处理三维图像数据,最终得到适合接受腔的三维模型数据;
将模型数据传输到工业级3D打印机中进行3D打印,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夕东李晞李炜谢景阳汤剑华武艺武国兴王文平李伟陈盼盼韩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