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19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包括套环、设于套环外侧的夹持组件、设于夹持组件上的弹力线组件;套环呈圆环状,套环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线限位槽;夹持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载线环和压线环,载线环和压线环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卡槽,上下侧卡槽相对设置并拼合组成卡口;弹力线组件包括卡块、拉扣以及弹力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使用方便,通过载线环和压线环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控制弹力线圈的位置,在套扎过程中,能够利用载线环和压线环对准内侧的套环,使得弹力线圈能够准确且快速的收紧并套扎在套换上完成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
技术介绍
套扎器适用于各类体内外结扎手术的医疗器械,弹力线套扎器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特点,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类型的弹力线自动套扎结构,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但另一方面,现有的弹力线套扎结构功能和结构较为简单,弹力线收紧操作过程主要依靠操作者和医生的经验,由于弹力线本身较软,操作过程中的振动和倾斜,非常容易引起弹力线发生变形,或者使弹力线从相应的支撑结构上滑落,同时弹力线收紧过程属于动态操作,如果收紧时没有与待套扎区域及时准确地契合套紧,容易导致手术失败或者效果变差,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限制了套扎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套扎精度高,弹力线收紧过程顺畅的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包括套环1、设于套环1外侧的夹持组件2、设于夹持组件上的弹力线组件;套环1呈圆环状,套环1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线限位槽1a;夹持组件2包括相互扣合的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载线环20的上侧设置有载线槽20a;压线环21底部设置有与载线槽20a相对设置的压线槽21a;载线槽20a和压线槽21a围成弹力线容纳腔;载线槽20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载线台20b,载线台20b先向内侧后向上侧延伸压线槽21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压线台,压线台先向内侧后向下侧延伸;载线台20b和压线台正对设置,载线台20b和压线台内侧端部靠近并指向弹力线限位槽1a;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卡槽,上下侧卡槽相对设置并拼合组成卡口9a;弹力线组件包括卡块3a、拉扣3b以及弹力线圈3c;卡块3a可活动的卡在卡口9a中,卡块3a上设有连接外部与弹力线容纳腔的通道;拉扣3b的一端从外部插入通道中,弹力线圈3c结成可收紧的活套结,且用于拉动收紧的一端从内侧伸入通道并与通道中的卡扣3b连接。对前述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载线台20b和压线台分别由分布在相应槽底内缘的多个载线悬臂20e、多个压线悬臂21e结构组成,上下侧的悬臂结构一一正对设置。对前述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压线环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变形缺口21d,变形缺口21d分布在压线悬臂21e的两侧。对前述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载线环2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条插孔20c,压线环21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卡条21c,卡条21c与卡条插孔20c一一对应设置,卡条21c可卡入卡条插孔20c中以使载线环20与压线环21相互扣合。所述弹力线圈由单股硅胶线内芯和超纤维编织外层构成。包皮套扎器弹力线采用专用弹力线,其内芯为医用级硅胶线,外层为特殊医用级超纤维编织而成,生物相容性好,弹力线的强度(大于180N)、伸长率远远优于同类弹力线(70-120N)。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使用方便,通过载线环和压线环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控制弹力线圈的力度和速度,实现定量控制,在套扎过程中,能够利用载线环和压线环对准内侧的套环,使得弹力线圈能够准确且快速的收紧并套扎在套环上完成手术。附图说明图1是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的装配图;图4是载线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弹力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主要用于各类体内外套扎手术,其基本结构包括套环1、设于套环1外侧的夹持组件2、设于夹持组件上的弹力线组件;套环1呈圆环状,套环1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线限位槽1a;夹持组件2包括相互扣合的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如图4所示,载线环20的上侧设置有载线槽20a;压线环21底部设置有与载线槽20a相对设置的压线槽21a;载线槽20a和压线槽21a围成弹力线容纳腔;载线槽20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载线台20b,载线台20b先向内侧后向上侧延伸压线槽21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压线台,压线台先向内侧后向下侧延伸;载线台20b和压线台正对设置,载线台20b和压线台内侧端部靠近并指向弹力线限位槽1a;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卡槽,上下侧卡槽相对设置并拼合组成卡口9a;弹力线组件包括卡块3a、拉扣3b以及弹力线圈3c;卡块3a可活动的卡在卡口9a中,卡块3a上设有连接外部与弹力线容纳腔的通道;拉扣3b的一端从外部插入通道中,弹力线圈3c结成可收紧的活套结,且用于拉动收紧的一端从内侧伸入通道并与通道中的卡扣3b连接。载线台20b和压线台分别由分布在相应槽底内缘的多个载线悬臂20e、多个压线悬臂21e结构组成,上下侧的悬臂结构一一正对设置。压线环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变形缺口21d,变形缺口21d分布在压线悬臂21e的两侧。载线环2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条插孔20c,压线环21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卡条21c,卡条21c与卡条插孔20c一一对应设置,卡条21c可卡入卡条插孔20c中以使载线环20与压线环21相互扣合。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环(1)、设于套环(1)外侧的夹持组件(2)、设于夹持组件上的弹力线组件;/n所述套环(1)呈圆环状,套环(1)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线限位槽(1a);/n夹持组件(2)包括相互扣合的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载线环(20)的上侧设置有载线槽(20a);所述压线环(21)底部设置有与载线槽(20a)相对设置的压线槽(21a);载线槽(20a)和压线槽(21a)围成弹力线容纳腔;/n载线槽(20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载线台(20b),载线台(20b)先向内侧后向上侧延伸压线槽(21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压线台(21b),压线台(21b)先向内侧后向下侧延伸;所述载线台(20b)和压线台(21b)正对设置,载线台(20b)和压线台(21b)内侧端部靠近并指向弹力线限位槽(1a);/n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卡槽,上下侧卡槽相对设置并拼合组成卡口(9a);/n所述弹力线组件包括卡块(3a)、拉扣(3b)以及弹力线圈(3c);卡块(3a)可活动的卡在卡口(9a)中,卡块(3a)上设有连接外部与弹力线容纳腔的通道;所述拉扣(3b)的一端从外部插入通道中,所述弹力线圈(3c)结成可收紧的活套结,且用于拉动收紧的一端从内侧伸入通道并与通道中的卡扣(3b)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线包皮环收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环(1)、设于套环(1)外侧的夹持组件(2)、设于夹持组件上的弹力线组件;
所述套环(1)呈圆环状,套环(1)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线限位槽(1a);
夹持组件(2)包括相互扣合的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载线环(20)的上侧设置有载线槽(20a);所述压线环(21)底部设置有与载线槽(20a)相对设置的压线槽(21a);载线槽(20a)和压线槽(21a)围成弹力线容纳腔;
载线槽(20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载线台(20b),载线台(20b)先向内侧后向上侧延伸压线槽(21a)内缘设置有朝内侧伸出的压线台(21b),压线台(21b)先向内侧后向下侧延伸;所述载线台(20b)和压线台(21b)正对设置,载线台(20b)和压线台(21b)内侧端部靠近并指向弹力线限位槽(1a);
载线环(20)和压线环(2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卡槽,上下侧卡槽相对设置并拼合组成卡口(9a);
所述弹力线组件包括卡块(3a)、拉扣(3b)以及弹力线圈(3c);卡块(3a)可活动的卡在卡口(9a)中,卡块(3a)上设有连接外部与弹力线容纳腔的通道;所述拉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徐宇航张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微尔创武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