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15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中,包括伞骨工装以及若干个设在伞骨工装上压紧机构;所述伞骨工装包括若干个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设有固定伞骨段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工装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以及第四模块;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对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第五定位槽,第六定位槽以及第八定位槽内的伞骨段进行压紧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伞骨的各个伞骨段进行紧密固定,防止铆接时伞骨段发生偏移,提高伞骨铆接的精密度和铆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骨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伞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伞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伞,作为一种用于遮阳和挡雨的生活必需用品,在日常中使用非常频繁。伞的结构主要包括伞柄、与伞柄连接的若干组伞骨以及受伞骨支撑的伞面。一般伞骨大多为折叠骨,折叠伞骨主要由若干组伞骨段分别铆接而成。在现有技术中,伞骨铆接和组装技术还较为原始,主要依靠人工手动操作,用手将伞骨段拼接并放至铆钉机进行铆接。目前为了方便在铆接时固定伞骨段,大多采用在工装平板上安装夹块,通过夹块来对伞骨段进行固定。但工装平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夹块之间夹紧的伞骨段容易发生抖动,使加持的伞骨段发生松动并且偏移,导致需要再次将伞骨段和夹块进行定位,从而浪费了大量准备时间,大大降低了伞骨的铆接效率。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骨定位装置,能够对伞骨的各个伞骨段进行紧密固定,防止铆接时伞骨段发生偏移,提高伞骨铆接的精密度和铆接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中,包括伞骨工装以及若干个设在伞骨工装上压紧机构;所述伞骨工装包括若干个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以及第四模块;所述第一模块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模块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以及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相同一端与第一定位槽连通,并且相同的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槽连通,所述所述第三模块设有第五定位槽,第六定位槽以及第七定位槽,所述第五定位槽一端与第二定位槽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第六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和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第四模块设有第八定位槽,所述第八定位槽与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对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第五定位槽,第六定位槽以及第八定位槽内的伞骨段进行压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单元包括摆动臂,用于压紧伞骨段的压头以及驱动摆动臂升降和转动的压紧驱动装置;所述摆动臂的一端链接若干个压头且另一端与压紧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块上设有第一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压紧单元上设有第一压头;所述第二模块上设有第二压紧单元,所述第二压紧单元上设有第二压头和第三压头;所述第三模块上设有第三压紧单元,所述第三压紧单元上设有第四压头和第五压头;所述第四模块上设有第四压紧单元,所述第四压紧单元上设有第六压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块在第一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一压头嵌入的第一压紧槽;所述第二模块在第二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二压头嵌入的第二压紧槽,所述第二模块在第三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三压头嵌入的第三压紧槽;所述第三模块在第五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四压头嵌入的第四压紧槽,所述第三模块在第六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五压头嵌入的第五压紧槽;所述第四模块在第八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六压头嵌入的第六压紧槽。进一步的,所述压紧驱动装置为升降旋转气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铆接通孔,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连通处设有第二铆接通孔,所述第二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的连通处设有第三铆接通孔,所述第二定位槽与第五定位槽的连通处设有第四铆接通孔,所述第三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的连通处设有第五铆接通孔,所述第六定位槽与第七定位槽的连通处设有第六铆接通孔,所述第七定位槽与第八定位槽的连通处设有第七铆接通孔。进一步的,每一所述铆接通孔连接的两个所述定位槽具有不同的槽深。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定位槽与第六定位槽的槽深相等,所述第七定位槽与第八定位槽的槽深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深大于第二定位槽与第三定位槽的槽深,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深大于第四定位槽与第五定位槽的槽深,所述第七定位槽的槽深大于第六定位槽与第五定位槽的槽深,所述第三定位槽的槽深小于第六定位槽的槽深。进一步的,所述伞骨工装还包括第一支撑台架以及工装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工装与第一支撑台架滑动连接,所述工装驱动装置设在第一支撑台架上,所述工装驱动装置驱动定位工装合并或者分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台架设有导轨,所述第二模块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块、第三模块以及第四模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工装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模块和第四模块沿导轨方向做水平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模块具有与第三模块贴合的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三模块具有与第二模块贴合的第二贴合面,所述复位弹簧设在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贴合面设有容置复位弹簧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贴合面设有若干个容置复位弹簧的第二容纳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于第一容纳槽的槽底且另一端抵顶于第二容纳槽的槽底。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卡块,所述第四模块的下表面对应卡块设有卡块让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工装驱动装置为气缸。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将各个伞骨段一一对应嵌入各个定位槽内进行固定,之后各个压紧单元的压紧驱动装置带动压头转动至对应的伞骨段上方,然后压紧驱动装置驱动压头下降压紧固定定位槽内的伞骨段。之后伞骨工装合并,让各个定位槽内的伞骨段相互插接在一起,使伞骨完成拼接组装,最后再将伞骨工装送至铆接机对伞骨进行铆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槽与压紧机构对伞骨段进行双重固定,使得伞骨段固定更加牢固,同时伞骨工装合并时能够对伞骨进行自动化组装,减少了伞骨铆接的准备时间,从而提高了伞骨铆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伞骨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3为伞骨工装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4为第一支撑台架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俯视图。图6为图5中A-A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为伞骨工装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7所示,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中,包括伞骨工装2以及若干个设在伞骨工装2上压紧机构3;所述伞骨工装2包括若干个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模块231、第二模块232、第三模块233以及第四模块23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伞骨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模块231设有第一定位槽271,第一定位槽271放置圆骨11;第二模块232设有第二定位槽272、第三定位槽273以及第四定位槽274,第二定位槽272放置中槽主骨15,第三定位槽273放置中连接骨14,第二定位槽272和第三定位槽273的相同一端与第一定位槽271连通,并且相同的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槽274连通;第三模块233设有第五定位槽275,第六定位槽276以及第七定位槽277,第五定位槽275放置内连接骨12,第六定位槽276放置内主骨13,第五定位槽275一端与第二定位槽272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七定位槽277连通,第六定位槽276与第四定位槽274和第七定位槽277连通;第四模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骨工装以及若干个设在伞骨工装上压紧机构;所述伞骨工装包括若干个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以及第四模块;所述第一模块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模块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以及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相同一端与第一定位槽连通,并且相同的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槽连通,所述所述第三模块设有第五定位槽,第六定位槽以及第七定位槽,所述第五定位槽一端与第二定位槽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第六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和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第四模块设有第八定位槽,所述第八定位槽与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对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第五定位槽,第六定位槽以及第八定位槽内的伞骨段进行压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骨工装以及若干个设在伞骨工装上压紧机构;所述伞骨工装包括若干个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以及第四模块;所述第一模块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模块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以及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相同一端与第一定位槽连通,并且相同的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槽连通,所述所述第三模块设有第五定位槽,第六定位槽以及第七定位槽,所述第五定位槽一端与第二定位槽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第六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和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第四模块设有第八定位槽,所述第八定位槽与第七定位槽连通;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对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第五定位槽,第六定位槽以及第八定位槽内的伞骨段进行压紧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单元包括摆动臂,用于压紧伞骨段的压头以及驱动摆动臂升降和转动的压紧驱动装置;所述摆动臂的一端链接若干个压头且另一端与压紧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上设有第一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压紧单元上设有第一压头;所述第二模块上设有第二压紧单元,所述第二压紧单元上设有第二压头和第三压头;所述第三模块上设有第三压紧单元,所述第三压紧单元上设有第四压头和第五压头;所述第四模块上设有第四压紧单元,所述第四压紧单元上设有第六压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伞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在第一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一压头嵌入的第一压紧槽;所述第二模块在第二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二压头嵌入的第二压紧槽,所述第二模块在第三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三压头嵌入的第三压紧槽;所述第三模块在第五定位槽上开设有供第四压头嵌入的第四压紧槽,所述第三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宝家林安章丁海波张东亮王翔鹏丁敬堂萧天佑曾志超蔡开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