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拟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钓鱼的拟饵(lure)。
技术介绍
加州鲈、琥珀鱼及其幼鱼、鲈鱼等大型的鱼捕食小鱼。这些大型的鱼被称为食鱼性鱼(fisheater)。作为捕获食鱼性鱼的方式,普及有拟饵钓鱼法。在拟饵钓鱼法中,使用疑似小鱼等鱼饵的拟饵。拟饵通过被抛出(cast)而在空中飞行,不久落入水中。通过卷绕渔线而使拟饵在水中游动。将该拟饵误认为是鱼饵的食鱼性鱼咬住拟饵。安装于拟饵的鱼钩刺入食鱼性鱼,从而将食鱼性鱼钓上来。食鱼性鱼咬住拟饵的频率被称为上钩率。为了提升上钩率而对拟饵做了各种改进。例如,在拟饵上进行有光泽的涂装。在该拟饵中,当拟饵动作时,光的反射状态发生变化,来引诱食鱼性鱼。另一种拟饵在拟饵体内的空间中具有拨浪鼓球(Rattleball)。当拟饵动作时,该球滚动而发出声音,引诱食鱼性鱼。还已知一种拟饵,当拉动该拟饵时,该拟饵边振动边游动。这些种类的拟饵已被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7岛野渔具目录”公开。【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7岛野渔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拟饵,其特征在于,/n具有拟饵体、摇动部和遮蔽机构,其中,/n所述拟饵体具有主空腔;/n所述摇动部在所述主空腔内可动地安装于所述拟饵体,接受来自外部的光并放出光;/n所述遮蔽机构能够将所述主空腔从该主空腔与外部连通的状态转换为与外部之间屏蔽隔开的状态,/n所述拟饵体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视认来自所述摇动部的光,/n所述摇动部在所述拟饵从动作状态变成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8 JP 2019-0996141.一种拟饵,其特征在于,
具有拟饵体、摇动部和遮蔽机构,其中,
所述拟饵体具有主空腔;
所述摇动部在所述主空腔内可动地安装于所述拟饵体,接受来自外部的光并放出光;
所述遮蔽机构能够将所述主空腔从该主空腔与外部连通的状态转换为与外部之间屏蔽隔开的状态,
所述拟饵体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视认来自所述摇动部的光,
所述摇动部在所述拟饵从动作状态变成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动部为反射体或者荧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机构具有副空腔、内气道、外气道和孔封堵机构,其中,
所述副空腔位于所述拟饵体的内部;
所述内气道连通所述主空腔和所述副空腔;
所述外气道连通所述副空腔和所述拟饵体的外部;
所述孔封堵机构能够将所述内气道从该内气道打开的状态转换为封堵该内气道的状态,
在所述内气道打开的状态下,所述主空腔通过所述内气道和所述外气道而与外部连通,
通过封堵所述内气道,所述主空腔与外部之间被屏蔽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封堵机构具有内盖、孔和螺钉,其中,
所述内盖位于所述副空腔内且具有螺纹孔;
所述孔从所述拟饵体的外侧延伸至所述副空腔;
所述螺钉从所述拟饵体的外侧经由所述孔而被插入所述内盖的螺纹孔内,
通过从所述拟饵体的外侧转动所述螺钉,所述内盖能够移动而封堵所述内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封堵机构具有内盖、支承部和密封弹簧,其中,
所述内盖位于所述副空腔内,且具有密封板和从该密封板延伸的轴部;
所述支承部在所述副空腔内被固定于所述拟饵体且具有孔;
所述密封弹簧位于所述内盖和所述支承部之间,
所述轴部被插入所述支承部的孔内,据此所述内盖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承部,
通过从所述外气道抽吸所述拟饵体内的气体来利用该抽吸力使所述内盖向与所述内气道相反的相反侧移动,据此,所述内气道成为打开状态,
通过停止从所述外气道抽吸所述拟饵体内的气体,所述密封弹簧使所述内盖向所述内气道侧移动,据此所述密封板能够封堵所述内气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封堵机构还具有外塞,该外塞封堵所述外气道并且能够压紧固定所述内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封堵机构具有孔和内盖,其中,
所述孔从所述拟饵体的外侧延伸至所述副空腔;
所述内盖从外侧插入所述孔内来封堵所述内气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插入所述孔内的所述内盖的外表面和所述孔的内表面接合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拟饵体具有主部和副部,其中,
所述主部具有所述主空腔;
所述副部与所述主部相邻,
所述遮蔽机构具有副空腔、主部孔、副部孔、外气道和安装部,其中,
所述副空腔位于所述副部的内部;
所述主部孔设置于所述主部的副部侧的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