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及具有它的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现给电池充电之充电器主要包括有两种架构,分别为原边反馈PSR架构和副边反馈架构SSR。但是,无论是原边反馈PSR架构还是副边反馈架构SSR,其采用的电源控制器均采用固定的工作频率工作,当电源电路处于空载时,电源电路损耗较大。且在工作过程中,电源控制器无法对电源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测,以及不能根据电源电路的工作状态来调节输出PWM脉冲调控信号,以使电源电路输出电源电压斜率满足充电要求和高效电源转换。另外,现有的两种架构的电池充电器均存在恒压恒流精度不高。其中,副边反馈架构SSR只能达到恒流精度±5%左右、恒压精度±3-5%左右。原边反馈架构PSR只能达到恒流精度±10%左右、恒压精度±5%左右,没有恒功率功能,且无法工作在恒压CV为0V的工作状态,以及恒压CV范围小,不能小电流输出,从而不能满足电池和马达的驱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载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流检测端连接,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n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与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连接,以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n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连接,以在电源的变压器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n功率晶体管,所述功率管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功率晶体管的集电极端用于与电源电路的变压器初级连接,以对变压器初级电流PWM脉冲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载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流检测端连接,用于电源电路负载带载时的反馈电流量的检测;
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与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连接,以通过检测电流量对电源的变压器工作状态为续模式或非连续模式的自动检测;
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连续/非连续模式识别模块连接,以在电源的变压器处于连续或非连续工作状态时,调整输出PWM脉冲宽度;
功率晶体管,所述功率管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功率晶体管的集电极端用于与电源电路的变压器初级连接,以对变压器初级电流PWM脉冲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所述绿色节能工作模式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端、及逻辑控制端连接,以检测到电源电路为空载状态时,降低PWM脉冲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流误差检测模块,所述电流误差检测模块与所述带载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以将检测电流量与电流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
电流精度校准模块,所述电流精度校准模块分贝与所述电流误差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电流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流PWM脉冲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压误差检测模块,所述电压误差检测模块与电压反馈端连接,以将反馈电压量与电压参考基准值比较输出;
电压精度校准模块,所述电压精度校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压误差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电压误差输出值,调整输出精度恒压PWM脉冲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补偿模块,所述线路补偿模块分别与电压反馈端及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对输入线电压和变压器电感量差异的补偿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恒流控制模块,所述恒流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流PWM脉冲控制信号;
恒压控制模块,所述恒压控制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输出恒压PWM脉冲控制信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良海,余智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助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