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98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左侧,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移动,能够缓冲碰撞对其造成的冲击,方便移动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变压器保护、测控、操作等功能,适用于各类变电站、发电厂厂用电、大型厂矿及企业用电系统。然而,现有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存在移动不方便,且装置内部的散热效果不好,在装置移动过程中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使其便于移动,能够缓冲碰撞对其造成的冲击,方便移动和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一调节手轮和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调节手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的左侧,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立柱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手轮与所述第一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立柱、第二调节手轮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立柱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手轮与所述第二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柱和伸缩柱,所述固定柱和所述伸缩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与所述伸缩柱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伸缩柱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相契合。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滚轮座,所述滚轮座下端设置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左侧,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右侧,能够增加装置本体的固定效果;2、第一立柱和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立柱和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能够缓冲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对所造成的冲击;3、装置本体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散热片,能够提高散热效果,避免温度过高对装置本体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装置本体2-安装板3-底板4-支撑杆401-固定柱402-伸缩柱403-限位凹槽404-限位凸起5-推动把手6-滚轮座7-滚轮8-散热片9-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1-第一调节手轮12-第二调节手轮13-第一丝杆14-第二丝杆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一压板18-第二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设置在安装板2上,装置本体1和安装板2之间设置有散热片8,能够提高散热效果,避免温度过高对装置本体1造成损坏,散热片8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安装板2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左侧,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能够增加装置本体的固定效果,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9、第一调节手轮11和第一压板17,第一调节手轮11设置在第一丝杆13的左侧,第一丝杆13与第一立柱9采用螺纹连接,第一调节手轮11与第一丝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压板17与第一丝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立柱10、第二调节手轮12和第二压板18,第二丝杆14与第二立柱10采用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手轮12与第二丝杆14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压板18与第二丝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立柱9和第一压板1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5,第二立柱10和第二压板1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6,能够缓冲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对所造成的冲击。安装板2的下端设置有底板3,底板3和安装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包括固定柱401和伸缩柱402,固定柱401和伸缩柱4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柱401的内部与伸缩柱402活动连接,固定柱40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凹槽403,伸缩柱40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凸起404,限位凸起404和限位凹槽403相契合。底板3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5,底板3的下端设置有滚轮座6,滚轮座6下端设置有滚轮7,方便使用和移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安装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安装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一调节手轮和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调节手轮设置在第一丝杆的左侧,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立柱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手轮与所述第一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立柱、第二调节手轮和第二压板,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立柱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手轮与所述第二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超杨皕淇杨鹰辉张学锋程强志蔡云峰柳霖周安逸赵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天鹰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