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79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保护产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包括拼合在一起的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组合成圆柱形,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中段处环绕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包括连接块、铰接在连接块上的两个C形卡夹以及固定在连接块上的插接杆,卡夹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两卡夹自由端的锁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置方便且有效保护光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保护产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光纤是通讯网络中信号传输的重要载体,具有频带宽、重量轻、损耗低等优点。光纤是通过光的折射实现光信号的传输的,所以弯曲和挤压均会造成光纤传输信号的损耗,而光纤结合处的弯曲和挤压对通讯网的运行和光纤的使用寿命的影响最大。故而光纤结合处通常会设置光纤保护盒,光纤保护盒一般由两个半盒组成,光纤结合处位于光纤保护盒内,光纤延伸至光纤保护盒外。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232475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便于埋入墙体的光纤保护装置,包括上半盒和下半盒,上半盒与下半盒连接组成柱状腔体,上半盒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置若干第一凸起,上半盒中部设置第一光纤托架,下半盒中部设置第二光纤托架,第一光纤托架和第二光纤托架组成柱状腔体,下半盒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设置若干个第二凸起,上半盒底部与下半盒顶部之间设置连接件,上半盒顶部设置第三凸起,下半盒底部设置有与第三凸起匹配的第四凸起,第三凸起上设置第一螺纹孔,第四凸起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纹孔。光纤穿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间隙,光纤的接合处位于第一光纤托架和第二光纤托架组成的柱状腔体内,光纤的结合处被上半盒和下半盒覆盖保护。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方便使用者将光纤保护盒埋入到墙体内,使得光纤保护盒在穿过住户的墙壁时不用随意放置或悬挂,光纤保护盒与墙体固定方便,光纤的保护效果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光纤保护盒埋入墙体时,必须要将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插入墙体上的埋设槽内。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与上半盒的相对位置固定,将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插入墙体时上半盒会随之旋转,进而光纤被带动扭转,容易损伤光纤,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其具有设置方便且有效保护光纤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包括拼合在一起的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组合成圆柱形,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中段处环绕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包括连接块、铰接在连接块上的两个C形卡夹以及固定在连接块上的插接杆,所述卡夹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两卡夹自由端的锁止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止结构和卡夹的旋转使得卡夹与上盒体和下盒体便捷拆安,从而实现插接杆和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便捷拆安,插接杆和上盒体的相对位置可调,插接杆和光纤的相对位置可调,通过插接杆与墙体的嵌合来辅助光纤埋设在墙体上时,光纤不易扭转且不易损伤,该保护装置设置方便且对光纤的保护效果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上均设置有与定位环嵌合的旋转槽,两所述旋转槽组合成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槽与定位环的嵌合方便使用者确定定位环的安装位置,定位环和上盒体难以在上盒体长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该光纤保护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更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卡夹自由端上的折弯板、锁止螺栓以及锁止螺母,所述锁止螺栓的栓体端部顺序贯穿两折弯板后与锁止螺母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止螺栓和锁止螺母实现两折弯板的可拆卸式固定,实现两卡夹自由端的可拆卸固定,且锁止螺栓和锁止螺母的相对位置变化会使得两卡夹与旋转槽的卡紧程度改变,当两卡夹与旋转槽间隙配合时,上盒体和相对于插接杆旋转,通过调整上盒体和插接杆的相对位置以避免光纤扭转更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块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卡夹远离插接杆旋转的抱合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合扭簧的弹力驱动两卡夹旋转至环抱上盒体和下盒体,卡夹与上盒体和下盒体的连接稳定性更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远离连接块的端部呈锥台形设置,所述插接杆上涂覆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防滑涂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的形状使得插接杆与墙体的嵌合更顺畅,防滑涂料层增大了插接杆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插接杆埋设的稳定性好,光纤埋设于墙体上的定位稳定性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半圆形的引线槽,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上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引线槽相连,所述引线槽内固设有多个摩擦胶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容槽收纳光纤结合处,通过引线槽收纳光纤,光纤从引线槽处延伸至上盒体和下盒体外,通过摩擦胶条与光纤的摩擦力阻止光纤的轴向位移,从而实现上盒体和下盒体对光纤结合处的覆盖保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盒体上贯穿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连接上盒体和下盒体的连接螺钉,所述下盒体上设置有与连接螺钉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上盒体上设置有用于收容连接螺钉端部的隐藏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钉和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使得上盒体和下盒体拆安方便,连接螺钉因隐藏槽的收容而不易受到外界的直接冲击,上盒体和下盒体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夹的弧形内壁上固设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增大了卡夹与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的摩擦力,卡夹与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效提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卡夹的旋转和锁止机构实现插接杆与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可拆卸式固定,插接杆与光纤的相对位置可调,通过插接杆与墙体的嵌合辅助光纤在墙体上的埋设工作时,光纤不易扭转,该光纤保护装置设置方便且对光纤的保护效果好;2.防滑涂料层有效增大了插接杆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插接杆、上盒体、下盒体以及光纤的设置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例的上盒体和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例的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例的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例的抱合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盒体;11、连接螺钉;12、隐藏槽;2、下盒体;21、螺纹孔;31、旋转槽;32、收容槽;33、引线槽;331、摩擦胶条;4、定位环;41、连接块;411、抱合扭簧;42、卡夹;421、橡胶层;43、插接杆;431、防滑涂料层;5、锁止机构;51、折弯板;52、锁止螺栓;53、锁止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盒,包括端面形状均为半圆形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上盒体1和下盒体2可组合成圆柱形。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半圆形的引线槽33,引线槽33内固定有多个摩擦胶条331。引线槽3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包括拼合在一起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组合成圆柱形,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中段处环绕设置有定位环(4),所述定位环(4)包括连接块(41)、铰接在连接块(41)上的两个C形卡夹(42)以及固定在连接块(41)上的插接杆(43),所述卡夹(4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两卡夹(42)自由端的锁止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包括拼合在一起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组合成圆柱形,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中段处环绕设置有定位环(4),所述定位环(4)包括连接块(41)、铰接在连接块(41)上的两个C形卡夹(42)以及固定在连接块(41)上的插接杆(43),所述卡夹(4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两卡夹(42)自由端的锁止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上均设置有与定位环(4)嵌合的旋转槽(31),两所述旋转槽(31)组合成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5)包括固定在卡夹(42)自由端上的折弯板(51)、锁止螺栓(52)以及锁止螺母(53),所述锁止螺栓(52)的栓体端部顺序贯穿两折弯板(51)后与锁止螺母(5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远传输保护的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卡夹(42)远离插接杆(43)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秋周成徽李彩云邱会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旭威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