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49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5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包括底箱,底箱内部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与底箱滑动连接,转动盘顶部设有升降箱,升降箱与转动盘之间均匀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杆,升降箱内部设有承载板,升降箱前侧和后侧表面均固定设有侧板,升降箱外侧设有后板,底箱顶部表面设有检测板,底箱内壁底部设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转动盘、升降箱和检测板,所需安装的机电设备放置在承载板表面,推动底箱将整体移动至所需安装部位,电机工作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调动安装角度,第一液压升降杆工作推动升降箱升起从而调整安装高度,检测板表面的传感器对转动角度和升起高度进行检测,到达指定数值时传输信号至控制面板,确保调节数据准确,从而能够进行准确的安装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特别是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对其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目前机电设备安装使用的方法大都是先在平台上放置垫铁,然后再将设备吊装在垫铁上面对标高进行检查,如果达不到要求就采用斜垫铁或再将设备吊起后对垫铁高度进行调整,然后再重新吊装就位,往往需要重复多次,直至标高检查合格后再用千斤顶或大锤反复敲击进行轴线尺寸的调整,整个过程操作麻烦,费时费力,效率低。部分安装调节装置通过底部升降的方式进行安装,但是机电安装的部位会根据需求有所不同,现有的设备难以对安装部位的角度进行调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通过设有转动盘、升降箱和检测板,所需安装的机电设备放置在升降箱内的承载板表面,推动底箱将整体移动至所需安装部位,随后在触控屏设定安装高度和角度,电机工作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调动安装角度,第一液压升降杆工作推动升降箱升起从而调整安装高度,检测板表面的传感器对转动角度和升起高度进行检测,到达指定数值时传输信号至控制面板,确保调节数据准确,从而能够进行准确的安装工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包括底箱,底箱内部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与底箱滑动连接,转动盘顶部设有升降箱,升降箱与转动盘之间均匀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杆,升降箱内部设有承载板,升降箱前侧和后侧表面均固定设有侧板,升降箱外侧设有后板,底箱顶部表面设有检测板,底箱内壁底部设有电机,转动盘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底箱底部均匀设有限位块。优选的,底箱底部均匀设有行走轮,行走轮设置于限位块外侧。优选的,升降箱一侧设有通口,承载板与升降箱之间均匀设有压紧弹簧。优选的,侧板内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有压板,压板与固定板之间均匀设有第一电动推杆,侧板内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侧板之间均匀设有第二电动推杆。优选的,后板内侧设有推板,推板设置于承载板顶部,推板与后板之间均匀设有第二电动推杆。优选的,检测板表面设有红外传感器和角度位移传感器,底箱外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设有PLC控制器,红外传感器和角度位移传感器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控制面板表面设有触控屏。优选的,限位块顶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内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设置于底箱内部,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三电动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设有转动盘、升降箱和检测板,所需安装的机电设备放置在升降箱内的承载板表面,推动底箱将整体移动至所需安装部位,随后在触控屏设定安装高度和角度,电机工作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调动安装角度,第一液压升降杆工作推动升降箱升起从而调整安装高度,检测板表面的传感器对转动角度和升起高度进行检测,到达指定数值时传输信号至控制面板,确保调节数据准确,从而能够进行准确的安装工作;2、通过设有承载板、侧板和后板,机电设备放置在升降箱内的承载板表面,承载板受重向下移动,压紧弹簧对机电设备起到缓冲避免设备损坏,放置完成后第一电动推杆推动压板将承载板的位置限定压紧,随后第二电动推杆带动限位板由两侧将机电设备夹紧避免晃动,安装时第二液压升降杆带动推板由后侧将机电设备缓慢向外推出,便于后续的安装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的底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的承载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箱;11、行走轮;2、转动盘;3、升降箱;31、第一液压升降杆;4、承载板;41、压紧弹簧;5、侧板;51、固定板;52、压板;53、限位板;6、后板;61、推板;7、检测板;71、控制面板;8、电机;9、限位块;91、连接板;92、支撑板;93、第三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包括底箱1,底箱1内部设有转动盘2,转动盘2与底箱1滑动连接,转动盘2顶部设有升降箱3,升降箱3与转动盘2之间均匀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杆31,升降箱3内部设有承载板4,升降箱3前侧和后侧表面均固定设有侧板5,升降箱3外侧设有后板6,底箱1顶部表面设有检测板7,底箱1内壁底部设有电机8,转动盘2与电机8输出轴传动连接,底箱1底部均匀设有限位块9。本技术中,所需安装的机电设备放置在升降箱3内的承载板4表面,推动底箱1将整体移动至所需安装部位,随后在触控屏设定安装高度和角度,电机8工作带动转动盘2转动从而调动安装角度,第一液压升降杆31工作推动升降箱3升起从而调整安装高度,机电设备放置在升降箱3内的承载板4表面,承载板4受重向下移动,对机电设备起到缓冲避免设备损坏,放置完成后第一电动推杆推动压板52将承载板4的位置限定压紧,随后第二电动推杆带动限位板53由两侧将机电设备夹紧避免晃动,安装时第二液压升降杆带动推板61由后侧将机电设备缓慢向外推出,便于后续的安装工作的进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箱1底部均匀设有行走轮11,行走轮11设置于限位块9外侧。需要说明的是,行走轮11可以带动整体移动便于对机电设备进行运输和安装。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箱3一侧设有通口,承载板4与升降箱3之间均匀设有压紧弹簧41。需要说明的是,机电设备放置在升降箱3内的承载板4表面,承载板4受重向下移动,压紧弹簧41对机电设备起到缓冲避免设备损坏。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侧板5内侧设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底部设有压板52,压板52与固定板51之间均匀设有第一电动推杆,侧板5内侧设有限位板53,限位板53与侧板5之间均匀设有第二电动推杆。需要说明的是,机电设备放置完成后第一电动推杆推动压板52将承载板4的位置限定压紧,随后第二电动推杆带动限位板53由两侧将机电设备夹紧避免晃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后板6内侧设有推板61,推板61设置于承载板4顶部,推板61与后板6之间均匀设有第二电动推杆。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时第二液压升降杆带动推板61由后侧将机电设备缓慢向外推出,便于后续的安装工作的进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检测板7表面设有红外传感器和角度位移传感器,底箱1外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71,控制面板71内部设有PLC控制器,红外传感器和角度位移传感器输出端与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底箱(1)内部设有转动盘(2),转动盘(2)与底箱(1)滑动连接,转动盘(2)顶部设有升降箱(3),升降箱(3)与转动盘(2)之间均匀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杆(31),升降箱(3)内部设有承载板(4),升降箱(3)前侧和后侧表面均固定设有侧板(5),升降箱(3)外侧设有后板(6),底箱(1)顶部表面设有检测板(7),底箱(1)内壁底部设有电机(8),转动盘(2)与电机(8)输出轴传动连接,底箱(1)底部均匀设有限位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底箱(1)内部设有转动盘(2),转动盘(2)与底箱(1)滑动连接,转动盘(2)顶部设有升降箱(3),升降箱(3)与转动盘(2)之间均匀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杆(31),升降箱(3)内部设有承载板(4),升降箱(3)前侧和后侧表面均固定设有侧板(5),升降箱(3)外侧设有后板(6),底箱(1)顶部表面设有检测板(7),底箱(1)内壁底部设有电机(8),转动盘(2)与电机(8)输出轴传动连接,底箱(1)底部均匀设有限位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箱(1)底部均匀设有行走轮(11),行走轮(11)设置于限位块(9)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箱(3)一侧设有通口,承载板(4)与升降箱(3)之间均匀设有压紧弹簧(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板(5)内侧设有固定板(51),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仕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奕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