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油管结构及茎穗兼收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5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机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出油管结构,用于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出油管的连接,包括阀体、变径接头、出油管和紧固螺帽,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所述第一外螺纹段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出油管端部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紧固螺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段对应的内螺纹段,在紧固螺帽的端部还设置有压台,所述紧固螺帽套设在所述对接头上。还公开了一种茎穗兼收液压油箱。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出油口和出油管之间的装配性能,保障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为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导致油管的对接发生错位,避免漏油的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油管结构及茎穗兼收液压油箱
本技术属于农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出油管结构及茎穗兼收液压油箱。
技术介绍
农机行业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行业内存在经营企业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不规范等特点,使得农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此外,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的增加,给农机市场带来进一步的繁荣的同时,也加剧行业内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农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农机流通行业已经从末端产业发展成为先导产业,农机市场的高速增长、全国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要求势必会给农机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势在必行。对于茎穗兼收机的液压油箱与液压泵之间的连接管道,现有的连接方式多采用竹节接头对接,喉箍紧固的方式,但是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导致软管的摆动,使得连接结构发生损坏,导致漏油的问题,使得设备的客户满意度下降,因此,需要针对液压油箱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出油管结构及茎穗兼收液压油箱,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出油口和出油管之间的装配性能,保障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为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导致油管的对接发生错位,避免漏油的问题的发生,增加其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油管结构,用于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出油管的连接,包括:阀体,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出油口上;变径接头,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所述第一外螺纹段与所述阀体连接;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端部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呈T型结构;以及紧固螺帽,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紧固螺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段对应的内螺纹段,在紧固螺帽的端部还设置有压台,所述紧固螺帽套设在所述对接头上。根据本技术出油管结构,优选地,所述阀体为球阀。根据本技术出油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变径接头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组合垫圈。根据本技术出油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密封沉台,所述密封沉台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对接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变径接头贴合对接。根据本技术出油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压台和所述对接头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和密封圈。根据本技术出油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对接头的端部与所述出油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一种茎穗兼收液压油箱,包括: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以及如上述的出油管结构,其连接设置在出油管和出油口之间。根据本技术茎穗兼收液压油箱,优选地,还包括油箱支架,所述油箱支架呈L型,在所述油箱支架上设置有连接定位螺杆和支撑垫。根据本技术茎穗兼收液压油箱,优选地,所述油箱支架包括侧支撑梁、支撑台和斜撑梁,在所述侧支撑梁的底部设置有方管横撑,所述支撑台端部设置有端连接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出油口和出油管之间的装配性能,保障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为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导致油管的对接发生错位,避免漏油的问题的发生,增加其可靠性。本申请通过对变径接头、紧固螺帽和对接头的布置能够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连接结构稳定性更好,避免发生漏油的现象;在工作过程中也不会因为设备的振动导致连接结构的破坏,使用寿命更长。本申请对液压油箱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其装配结构的稳定性,便于进行与整机设备进行连接和固定,定位效果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油管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油管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茎穗兼收液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100为液压油箱、101为出油口、102为阀体;200为变径接头、201为第一外螺纹段、202为第二外螺纹段、203为密封沉台;301为出油管、302为对接头、303为紧固螺帽、304为压台;401为组合垫圈、402为密封圈;501为侧支撑梁、502为支撑台、503为斜撑梁、504为方管横撑、505为端连接板、506为定位螺杆、507为支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参见图1-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油管结构,用于液压油箱100的出油口101与出油管301的连接,包括阀体102、变径接头200、出油管301和紧固螺帽303,阀体102连接设置在出油口101上;变径接头200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201,第一外螺纹段201与阀体102连接;出油管301端部设置有对接头,对接头302呈T型结构;变径接头200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202,紧固螺帽303内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段202对应的内螺纹段,在紧固螺帽303的端部还设置有压台304,紧固螺帽303套设在对接头302上。本实施例中阀体102为球阀,变径接头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组合垫圈401,变径接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密封沉台203,密封沉台203内设置有密封圈402,对接头302的第二端部与变径接头200贴合对接,同时在压台304和对接头302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和密封圈。上述结构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装配结构的密封性能。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出油管的密封性,还可以将对接头302的端部与出油管30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使得对接头和出油管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一体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茎穗兼收液压油箱,包括液压油箱100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油管结构,用于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出油管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出油口上;/n变径接头,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所述第一外螺纹段与所述阀体连接;/n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端部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呈T型结构;以及/n紧固螺帽,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紧固螺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段对应的内螺纹段,在紧固螺帽的端部还设置有压台,所述紧固螺帽套设在所述对接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油管结构,用于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出油管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出油口上;
变径接头,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所述第一外螺纹段与所述阀体连接;
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端部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呈T型结构;以及
紧固螺帽,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紧固螺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段对应的内螺纹段,在紧固螺帽的端部还设置有压台,所述紧固螺帽套设在所述对接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接头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组合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接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密封沉台,所述密封沉台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对接头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二虎张金英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泰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