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4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4
实现不会使结构、制造上的工序复杂而能够对位置检测装置进行如使用铅笔对纸进行的那样的细腻的信息的输入的电子笔。将向芯体(1)施加的笔压向笔压检测部(3)传递,能够进行笔压的检测。笔压检测部(3)中的检测结果向电子电路供给,包含于来自振荡电路的信号而输出,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芯体(1)以贯通螺旋弹簧(2)的中心轴部分的方式配置。芯体(1)在未被施加笔压的状态下不被螺旋弹簧施力,螺旋弹簧(2)的笔尖侧的端部(21)相对于芯体(1)连接,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电路基板(5)的电子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笔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现作为相对于静电容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指示器的功能的电子笔。
技术介绍
在作为个人计算机的输入装置的平板装置等搭载有位置检测装置。在位置检测装置中,接收来自电子笔的笔尖的位置指示信号而检测电子笔对位置检测装置的指示位置。在该情况下,为了合适地判别正在使电子笔与位置检测装置的操作面接触而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书写状态),在电子笔搭载有检测向笔尖施加的压力(笔压)的笔压检测部。电子笔将该笔压检测部中的检测结果包含于位置指示信号并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图5是示出静电容方式的以往的电子笔的结构例的图。如图5(A)所示,电子笔的壳体100的笔尖侧形成得尖细。笔尖部101从该尖细的顶端向壳体100的内部插入,经由连接构件102而安装于笔尖轴103。笔尖部101、连接构件102、笔尖轴103均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笔尖轴103部的与笔尖侧相反的端部向笔压检测部105的按压构件1051的嵌合孔插入而安装。笔压检测部105由按压构件1051、第一电极1052、电介质1053及第二电极1054构成,在第一电极1052与电介质1053之间设置有空隙。并且,根据向笔尖部101的顶端施加的笔压,笔尖部101及笔尖轴103通过按压构件1051而按压第一电极1052,能够根据与此相应地变化的第一电极1052与第二电极1054之间的静电容来检测笔压。在笔压检测部105的后段侧(与笔尖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形成有电子电路的电路基板106。形成于电路基板106的该电子电路是连接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电容器等电子部件而形成的电路。另外,保持构件107、108、109等具有对搭载于壳体100内的各种部件在壳体100内的位置进行限制或固定等作用。并且,如图5(A)所示,也如图5(B)中放大所示,在笔尖轴103的笔压检测部105侧的周围设置有导电性的螺旋弹簧104。来自通过该螺旋弹簧104而连接振荡电路等而形成的电子电路的包括笔压信息的位置指示信号通过笔尖轴103及连接构件102而向笔尖部101供给,从笔尖部101的笔尖朝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但是,螺旋弹簧104未直接固定于笔尖轴103。如上所述,笔尖部101及笔尖轴103根据向笔尖部101的笔尖施加的笔压而在轴心方向上频繁移动。伴随于这样的频繁的移动,若螺旋弹簧104仅与笔尖轴103接触,则担心螺旋弹簧104从笔尖轴103松脱而产生接触不良。因而,螺旋弹簧104通过以某种程度的压力被压靠于频繁在轴心方向上移动的笔尖轴103而进行可靠的电连接。即,在笔尖轴103上从一开始就施加有螺旋弹簧104的力。另一方面,由于螺旋弹簧104是小的线圈,所以作为线圈的弹簧系数存在不均。在电子笔的笔压检测中,例如要求笔尖是否与纸接触这样的微妙的力程度的检测,若由螺旋弹簧104向笔尖轴103施加的力存在不均,则会对电子笔的可靠性造成影响。因而,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使得能够迅速且准确地检测笔压而利用并且即使笔尖部101的笔尖轻微与位置检测装置的操作面接触也能够进行电子笔的指示输入的专利技术。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使导电物质蒸镀于聚酰亚胺膜等,使用此而将搭载于电子笔的电子电路与芯体始终电连接。在该情况下,聚酰亚胺膜能够保护蒸镀于其的导电物质并且维持电子电路与芯体的电连接,能够合适地维持在轴心方向上频繁移动的笔尖部与电子电路的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617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位置检测装置和电子笔中,将以电子的方式再现以往的纸与铅笔的关系设为1个目标。在纸与铅笔的关系中,铅笔仅与纸接触就会留下笔迹也是1个重要的特征(功能)。因而,在位置检测装置与电子笔的关系中,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电子笔的笔尖的笔压并且能够将其迅速且准确地向位置检测装置通知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通过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专利技术,能够将搭载于电子笔的电子电路与芯体始终电连接并且迅速且准确地检测笔压。但是,也产生了确保蒸镀有导电性物质的聚酰亚胺膜与导电性的芯体的接点的问题。因而,希望能够尽量简单且可靠地将电子电路与芯体电连接。另外,例如,希望将铅笔仅与纸接触就会留下轻微的笔迹之类的信息的输入利用电子笔而通过位置检测装置也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鉴于以上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不会使结构、制造上的工序复杂而能够对位置检测装置进行使用铅笔对纸进行的细腻的信息的输入的电子笔。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一种电子笔,是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具有:能够伸缩的具有导电性的螺旋弹簧;芯体,具有导电性;笔压检测部,具有与所述芯体的与笔尖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嵌合部;及电子电路,具备发送电路,形成在来自所述发送电路的信号中包含了来自所述笔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信号并予以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贯通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轴部分,未被所述螺旋弹簧施力,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笔尖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芯体连接,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电子电路。根据该电子笔,芯体与笔压检测部的嵌合部嵌合,将向芯体施加的笔压向笔压检测部传递,能够进行笔压的检测。笔压检测部中的检测结果向电子电路供给,包含于来自振荡电路的信号而输出,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并且,芯体贯通螺旋弹簧的中心轴部分,该螺旋弹簧的笔尖侧的端部相对于芯体连接,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电子电路,但芯体配置为在未被用于书写的状态下不被该螺旋弹簧施力。即,芯体通过螺旋弹簧而与电子电路连接,维持不管何时都能够送出位置指示信号的状态。而且,若向以贯通该螺旋弹簧的轴心部分的方式配置的芯体哪怕轻微施加笔压,该螺旋弹簧也会收缩而笔压顺畅地向笔压检测部传递。由此,能够实现能够将轻微的笔压的检测和包括表示检测到的笔压的信息的位置指示信号的送出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而合适地进行的高精度的电子笔。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结构例的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的静电容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例子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其他例子的图。图5是示出以往的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结构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电子笔Pn的结构例]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Pn的结构例的框图。在电子笔Pn的壳体内搭载有形成有由振荡电路51、电源电路52、电容器等各种电路部件构成的电子电路的电路基板。振荡电路51产生从电子笔Pn发送的位置指示信号。电源电路52由电池、二次电池等电源和形成从该电源的电力向各部分供给的驱动电力的电路等构成。另外,在电子笔Pn的壳体内设置有检测向芯体1施加的笔压(值)的笔压检测部3。由该笔压检测部3检测到的笔压向具备振荡电路51等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笔,是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具有:/n能够伸缩的具有导电性的螺旋弹簧;/n芯体,具有导电性;/n笔压检测部,具有与所述芯体的与笔尖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嵌合部;及/n电子电路,具备发送电路,形成在来自所述发送电路的信号中包含了来自所述笔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信号并予以输出,/n其特征在于,/n所述芯体贯通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轴部分,不被所述螺旋弹簧施力,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笔尖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芯体连接,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电子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5 JP 2018-1002331.一种电子笔,是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具有:
能够伸缩的具有导电性的螺旋弹簧;
芯体,具有导电性;
笔压检测部,具有与所述芯体的与笔尖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嵌合部;及
电子电路,具备发送电路,形成在来自所述发送电路的信号中包含了来自所述笔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信号并予以输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体贯通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轴部分,不被所述螺旋弹簧施力,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笔尖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芯体连接,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电子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体由笔尖部和轴部构成,
在所述轴部的笔尖侧的端部具有供所述笔尖部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螺旋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航平二宫健一阪本龙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和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