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帅卿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22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框架、收衣机构和接收机构,外框架的内侧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杆,分隔杆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衣机构,同时分隔杆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接收机构;其中,分隔杆将外框架的内侧分隔成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第一收纳槽中设置有第一窗户,同时第二收纳槽中设置有内框架;内框架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对称交错设置有两个第二窗户,两个第二窗户相距最远的两个侧面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实现晴天的自动通风,雨天的自动收衣和通风防雨的自动调整,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技术介绍
窗户在建筑房屋中被普遍使用,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防雨、通风和通光,目前的窗户在下雨的天气下多数是要关着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需要在下雨的天气也可以对家里进行通风,即通过窗户的设计使人们在外边下着雨的时候依然可以开窗通风,而不使雨水进屋,并且在人们不在家时,需要通过智能化的装置进行相应的防雨和通风,既要保证室内通风的同时也要及时防雨,防止意外情况雨水进屋造成损失,此外,国内居民很少有专门晾晒衣物的场所,很多家庭把衣服晾在阳台上固设的晾衣架上,衣服晒在这样的晾衣架上,由于光照采集不够晒衣服效率较低,而且晾衣架把整个阳台的空间占据,居民如果把衣服晒在户外,晾衣架不能自动地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突如其来的大雨,衣服被打湿,对于上班族来说是很大的麻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公开文献,CN207513507U-一种室外自动智能防雨窗户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左侧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两对短圆柱,所述两对短圆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包括外框架(1)、收衣机构(4)和接收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侧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杆(101),所述分隔杆(10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衣机构(4),同时分隔杆(101)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接收机构(6);/n其中,所述分隔杆(101)将外框架(1)的内侧分隔成第一收纳槽(102)和第二收纳槽(103),所述第一收纳槽(102)中设置有第一窗户(3),同时第二收纳槽(103)中设置有内框架(5);/n所述内框架(5)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对称交错设置有两个第二窗户(502),两个所述第二窗户(502)相距最远的两个侧面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包括外框架(1)、收衣机构(4)和接收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侧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杆(101),所述分隔杆(10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衣机构(4),同时分隔杆(101)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接收机构(6);
其中,所述分隔杆(101)将外框架(1)的内侧分隔成第一收纳槽(102)和第二收纳槽(103),所述第一收纳槽(102)中设置有第一窗户(3),同时第二收纳槽(103)中设置有内框架(5);
所述内框架(5)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对称交错设置有两个第二窗户(502),两个所述第二窗户(502)相距最远的两个侧面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04),两个所述齿条(504)相向一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齿轮(503),且齿轮(503)和齿条(504)之间啮合;
所述齿轮(503)与安装在内框架(5)上端内部的第一电机(505)输出轴一端同心固定连接;
所述收衣机构(4)以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收衣机构(4)包括L形连接板(402)、U形夹持板(401)、锁紧盘(4010)和夹具(407),所述L形连接板(402)的一端与U形夹持板(401)一端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同时L形连接板(402)的另一端固定套合在第一转动轴(404)上;
所述U形夹持板(401)的内下端位置设置有锁紧盘(4010),所述锁紧盘(4010)一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槽(4011),同时锁紧盘(4010)的另一端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转动轴(4012),所述第二转动轴(4012)的一端穿过U形夹持板(401)的底板与固定安装在U形夹持板(401)底板上的第二电机(4013)输出端嵌合;
其中,两个所述螺旋槽(4011)中均间隙配合有调节柱(4014),所述调节柱(40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408)的侧面一侧上,所述限位板(408)相对于调节柱(4014)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夹具(407);
所述夹具(407)的截面成半圆形设置,且同一U形夹持板(401)上的两个所述夹具(407)为对称设置,两个对称的所述夹具(407)相向的一端上均与夹具(407)同心设置有半圆形夹槽(4015);
所述锁紧盘(4010)上方的U形夹持板(401)两侧板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09),两个所述限位槽(409)分别用于与限位板(408)的两端限位配合;
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401)之间位置设置有晾衣杆(406),所述晾衣杆(406)的两端外壁上分别固定套合有滚动轴承,同时滚动轴承限位配合在同一U形夹持板(401)上的两个半圆形夹槽(4015)之间位置中;
所述接收机构(6)以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接收机构(6)包括螺丝杆(608)、移动块(604)、L形连接杆(601)和挂钩(602),所述L形连接杆(60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04),同时L形连接杆(601)另一端的底面上向外延伸设置有挂钩(602);
所述移动块(604)螺旋配合在螺丝杆(608)上,所述螺丝杆(608)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607)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壮壮施佐征邓帅卿赵阳刘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邓帅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