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秋珍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20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包括立柱和支撑架,所述立柱数量为两条且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条中部转动配合的定位杆。所述立柱为中空状方筒结构,该立柱靠近支撑架一侧竖向延伸有导向槽,且所述立柱内部竖向滑动设置有两组安装块。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折起的围挡结构,以通过将两组立柱在支撑架的带动下靠近折起,以提高设备整体的拆装便捷性,以及缩小设备整体结构在收纳、运输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大小,降低运输以及存放成本,同时在围挡中心设置可变形的骨架结构,提高围挡结构稳定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
本技术涉及市政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水平的不断发展,需要对产生损坏或需要维护的道路区域进行临时施工,同时为满足市政工程临时施工过程中道路车辆的正常隔离行驶,通常需要在短期施工位置边沿设置围挡以作为分隔结构。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短期施工围挡为满足拆装便捷性通常使用布质材料作为分隔层,未设置骨架的围挡结构强度较低,在强风或外界车辆接触擦碰后极易倾倒甚至损坏,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通过设置可折起的围挡结构,以提高设备整体拆装便捷性,以及缩小设备整体在收纳、运输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同时在围挡中心设置可变形的骨架结构,增加围挡结构稳定性,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包括立柱和支撑架,所述立柱数量为两条且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条中部转动配合的定位杆;所述立柱为中空状方筒结构,该立柱靠近支撑架一侧竖向延伸有导向槽,且所述立柱内部竖向滑动设置有两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侧边设置有穿出所述导向槽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侧与所述定位杆相铰接,所述立柱内侧中部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中心纵向贯穿有撑杆,所述撑杆正面一端固定有开口朝后的C形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两端分别贯穿两组所述连接块,且所述撑杆背部一端固定有防脱块。采用上述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围挡进行组装撑起时,向彼此远离的方向拉动两组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立柱支撑同一侧立柱上的两组安装块向靠近挡块的方向滑动,从而通过安装块带动连接块同步滑动,在此过程中通过连接块与定位杆的铰接作用,以支撑两条定位杆反向转动以将两条所述立柱分离撑开,当所述连接块逐渐靠近所述挡块时,在所述立柱的支撑下向前方拉动所述限位杆,以通过该限位杆带动所述撑杆向前方移动,同时所述撑杆带动防脱块对弹簧进行压缩,当所述连接块移动到抵接到所述挡块时,松开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弹簧支撑所述防脱块以带动所述撑杆和所述限位杆复位,从而将限位杆两端插入所述连接块上的限位孔内,同时在两组立柱的撑起过程中带动封闭网和拉绳拉紧,以完成围挡整体的撑开过程。作为优选,所述防脱块和所述挡块之间的所述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防脱块为一矩形框状结构,且所述防脱块高度大于所述弹簧外径。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中心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纵向贯穿所述连接块,且所述限位杆端部穿入该限位孔内,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间隙配合。作为优选,两组所述立柱相对侧上下方均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两端均固定有吊环,所述拉绳通过该吊环固定于所述立柱侧边。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后方设置有封闭网,所述封闭网两侧分别延伸到两组所述立柱背部,且所述封闭网侧边与所述立柱通过缝线缠绕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底端设置有底座,且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立柱外表面设置有反光涂层。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折起的围挡结构,以通过将两组立柱在支撑架的带动下靠近折起,以提高设备整体的拆装便捷性,以及缩小设备整体结构在收纳、运输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大小,降低运输以及存放成本,同时在围挡中心设置可变形的骨架结构,提高围挡结构稳定性,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立柱的右视结构图;图3是图2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立柱的俯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立柱;101、安装块;102、导向槽;103、连接块;103a、限位孔;104、挡块;105撑杆;105a、弹簧;106、限位杆;107、防脱块;2、支撑架;201、定位杆;3、拉绳;4、封闭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包括立柱1和支撑架2,立柱1数量为两条且相互平行,支撑架2设置于两条立柱1之间,且支撑架2包括两条中部转动配合的定位杆201。立柱1为中空状方筒结构,该立柱1靠近支撑架2一侧竖向延伸有导向槽102,且立柱1内部竖向滑动设置有两组安装块101,安装块101侧边设置有穿出导向槽102的连接块103,导向槽102宽度小于安装块101宽度,以防止安装块101从导向槽102中脱出,连接块103外侧与定位杆201相铰接,立柱1内侧中部固定有挡块104,挡块104中心纵向贯穿有撑杆105,撑杆105正面一端固定有开口朝后的C形限位杆106,限位杆106两端分别贯穿两组连接块103,且撑杆105背部一端固定有防脱块107,防脱块107和挡块104之间的撑杆105上套接有弹簧105a,防脱块107为一矩形框状结构,且防脱块107高度大于弹簧105a外径,连接块103中心设置有限位孔103a,限位孔103a纵向贯穿连接块103,且限位杆106端部穿入该限位孔103a内,限位杆106与限位孔103a间隙配合,便于通过限位杆106穿入限位孔103a内以对支撑架2的位置状态进行锁定,从而将两组立柱1撑开。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两组立柱1相对侧上下方均设置有拉绳3,拉绳3两端均固定有吊环,拉绳3通过该吊环固定于立柱1侧边,该吊环与立柱1通过焊接固定,支撑架2后方设置有封闭网4,封闭网4两侧分别延伸到两组立柱1背部,封闭网4为布质材料,且封闭网4侧边与立柱1通过缝线缠绕固定,立柱1底端设置有底座,以便于通过该底座对立柱1底部进行支撑,从而将底座与地面通过螺栓连接以对设备整体进行定位固定,且立柱1顶端设置有顶盖,立柱1外表面设置有反光涂层,以提高立柱1在夜间车辆经过时的醒目程度。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围挡进行组装撑起时,向彼此远离的方向拉动两组立柱1,通过立柱1支撑同一侧立柱1上的两组安装块101向靠近挡块104的方向滑动,从而通过安装块101带动连接块103同步滑动,在此过程中通过连接块103与定位杆201的铰接作用,以支撑两条定位杆201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支撑架(2),所述立柱(1)数量为两条且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2)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柱(1)之间,且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条中部转动配合的定位杆(201);/n所述立柱(1)为中空状方筒结构,该立柱(1)靠近支撑架(2)一侧竖向延伸有导向槽(102),且所述立柱(1)内部竖向滑动设置有两组安装块(101),所述安装块(101)侧边设置有穿出所述导向槽(102)的连接块(103),所述连接块(103)外侧与所述定位杆(201)相铰接,所述立柱(1)内侧中部固定有挡块(104),所述挡块(104)中心纵向贯穿有撑杆(105),所述撑杆(105)正面一端固定有开口朝后的C形限位杆(106),所述限位杆(106)两端分别贯穿两组所述连接块(103),且所述撑杆(105)背部一端固定有防脱块(1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支撑架(2),所述立柱(1)数量为两条且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2)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柱(1)之间,且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条中部转动配合的定位杆(201);
所述立柱(1)为中空状方筒结构,该立柱(1)靠近支撑架(2)一侧竖向延伸有导向槽(102),且所述立柱(1)内部竖向滑动设置有两组安装块(101),所述安装块(101)侧边设置有穿出所述导向槽(102)的连接块(103),所述连接块(103)外侧与所述定位杆(201)相铰接,所述立柱(1)内侧中部固定有挡块(104),所述挡块(104)中心纵向贯穿有撑杆(105),所述撑杆(105)正面一端固定有开口朝后的C形限位杆(106),所述限位杆(106)两端分别贯穿两组所述连接块(103),且所述撑杆(105)背部一端固定有防脱块(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块(107)和所述挡块(104)之间的所述撑杆(105)上套接有弹簧(105a),所述防脱块(107)为一矩形框状结构,且所述防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秋珍李文辉李春闯柳家浩
申请(专利权)人:方秋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