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连接机构及采用该竖向连接机构的连接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12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竖向连接机构及采用该竖向连接机构的连接框架结构。所述竖向连接机构由至少两条在竖直方向上相互连接的连接条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连接条之间的连接固定部构成,所述连接固定部包括连接插芯、开口相对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连接插芯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下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上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通过插入连接条端部设置的腔体内的连接插芯,防止上下两连接条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使连接固定部的内部结构不外露,保持竖向连接机构的外观平整和竖向连接机构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向连接机构及采用该竖向连接机构的连接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连接
,尤其是指一种竖向连接机构及采用该竖向连接机构的连接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幕墙竖向装饰线条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用于装饰建筑外围幕墙的方式。通常,幕墙竖向装饰线条之间先组成框架,然后再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立柱上。这种传统安装方式,使幕墙竖向装饰线条具有安装简易,施工速度快的优势,也大量应用在建筑幕墙上。但是,传统的的螺栓安装结构外露,使幕墙外观表露出瑕疵,无法满足建筑师对建筑外观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够不外露螺栓或其他五金紧固件的效果的接连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竖向连接机构,由至少两条在竖直方向上相互连接的连接条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连接条之间的连接固定部构成,所述连接固定部包括连接插芯、开口相对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连接插芯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下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上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固定部还包括角钢挑件;所述角钢挑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插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建筑墙内的预埋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处设置有缺口,所述角钢挑件一端穿过所述缺口插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与所述连接插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插芯为U型连接插芯,所述U型连接插芯的底部通过螺钉结构固定在所述角钢挑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分别通过橡胶垫与所述U型连接插芯的外壁贴合;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开口通过耐候密封胶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为由铝合金格栅制成的装饰条;所述螺钉结构的螺钉为镀锌自攻自钻螺钉。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竖向连接机构的连接框架结构,还包括横梁龙骨,所述角钢挑件通过所述横梁龙骨固定在所述预埋件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横梁固定部,所述横梁龙骨通过所述横梁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预埋件上。进一步的,所述横梁龙骨的数目与每条所述竖向连接机构中含有的所述连接固定部的数目匹配,每条所述横梁龙骨上至少固定有两条所述竖向连接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横梁龙骨、所述连接条、所述角钢挑件、所述连接插芯、所述横梁固定部的表面均覆盖有金属氟碳漆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插入连接条端部设置的腔体内的连接插芯,防止上下两连接条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使连接固定部的内部结构不外露,保持竖向连接机构的外观平整和竖向连接机构的垂直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框架结构的水平横截面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框架结构的垂直横截面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框架结构的安装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框架结构的安装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框架结构的安装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连接条,2-第一腔体,3-第二墙体,4-连接插芯,5-角钢挑件,6-螺钉结构,7-横梁龙骨,8-横梁固定部,9-橡胶垫,10-缺口,11-耐候密封胶,12-预埋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连接固定部的部件置于连接条的端部内,达到连接固定部内的各组成部件不外露但将相邻的两连接条连接起来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论述本技术构思的可行性,根据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以及图2,一种竖向连接机构,由至少两条在竖直方向上相互连接的连接条1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连接条1之间的连接固定部构成,所述连接固定部包括连接插芯4、开口相对的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连接插芯4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腔体2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腔体3内;所述第一腔体2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下方的连接条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腔体3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上方的连接条1一体成型。通过插入连接条1端部设置的腔体内的连接插芯4,防止上下两连接条1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使连接固定部的内部结构不外露,保持竖向连接机构的外观平整和竖向连接机构的垂直度。实施例2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所述连接固定部还包括角钢挑件5;所述角钢挑件5一端与所述连接插芯4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建筑墙内的预埋件12上。角钢挑件5为竖向连接机构提供支撑力,使竖向连接机构固定在建筑墙上,减少连接固定部下方的连接条1需要向上方的连接条1提供的支撑力,即提高连接条1与土建结构安装的可靠性。实施例3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所述第一腔体2的外壁处设置有缺口10,所述角钢挑件5一端穿过所述缺口10插入所述第一腔体2内后与所述连接插芯4连接。缺口10开口位置应当保证连接插芯4插入第一腔体2内后,连接插芯4还外露一部分,该外露的部分用于插入第二腔体3内。所述缺口10位于第一腔体2的靠近建筑墙体的侧壁上,连接条1安装至建筑墙体上时,缺口10难以被看到。通过插入第一腔体2内的角钢挑件5在第一腔体2内与连接插芯4连接,无论采取何种连接方式连接,由于连接部件都置于第一腔体2内,都能保持竖向连接机构外观的平整。实施例4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所述连接插芯4为U型连接插芯,所述U型连接插芯的底部通过螺钉结构6固定在所述角钢挑件5上。U型连接插芯底部扁平,便于使用螺钉与角钢挑件连接固定。螺钉结构6便于将U型连接插芯快速安装固定到角钢挑件5上。此外,由于缺口10,连接固定部下方的连接条1的端部在连接插芯4固定在角钢挑件5上时,该连接条1与角钢挑件5固定连接;又U型连接插芯的U型开口处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有利于连接固定部上方的连接条1的端部固定。实施例5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所述第一腔体2的内壁、所述第二腔体3的内壁分别通过橡胶垫9与所述U型连接插芯的外壁贴合;所述第一腔体2的开口与所述第二腔体3的开口通过耐候密封胶11密封连接。采用橡胶垫9隔开连接插芯4和连接条1,避免电化学腐蚀,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此外,还增加连接插芯4与腔体外壁贴合的紧密程度,使相邻的两连接条1之间难以发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使两连接条1的连接位置处始终平滑过渡。实施例6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所述连接条1为由铝合金格栅制成的装饰条;所述螺钉结构6的螺钉为镀锌自攻自钻螺钉。将上述结构应用于建筑幕墙竖向装饰条安装时,能有效地保证建筑幕墙竖向装饰条与土建结构安装的可靠性,保证建筑幕墙竖向装饰条的垂直度,提升建筑幕墙竖向装饰条的外饰效果。镀锌自攻自钻螺钉应用方便,且耐腐蚀。实施例7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竖向连接机构的连接框架结构,该连接框架结构还包括横梁龙骨7,所述角钢挑件5通过所述横梁龙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连接机构,由至少两条在竖直方向上相互连接的连接条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连接条之间的连接固定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部包括连接插芯、开口相对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连接插芯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下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上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连接机构,由至少两条在竖直方向上相互连接的连接条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连接条之间的连接固定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部包括连接插芯、开口相对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连接插芯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下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壳与所述连接固定部上方的连接条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部还包括角钢挑件;所述角钢挑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插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建筑墙内的预埋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处设置有缺口,所述角钢挑件一端穿过所述缺口插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后与所述连接插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向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芯为U型连接插芯,所述U型连接插芯的底部通过螺钉结构固定在所述角钢挑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向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洛南左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方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