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110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F个反馈信息,如果条件满足,则第一通信节点将长度为S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分为第一、二比特序列,对第一、二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在子载波上携带解调参考信号,第一通信节点在时域上重复发送物理层传输单元块给第二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物理层传输单元块,进行解调译码操作,根据译码结果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反馈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数据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效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有效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5G将满足人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特征的场景,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桌面、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验。与此同时,5G还将渗透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5G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移动宽带(MBB,MobileBroadband)和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其中,移动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需求是高容量,提供高数据速率,以满足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物联网主要是受机器通信(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需求的驱动,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低速率的海量机器通信(MMC,Massive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F个反馈信息,其中,所述F个反馈信息中有F1个反馈信息指示其对应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接收成功,有F2个反馈信息指示其对应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接收失败,F1+F2=F,F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F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nS20、如果F2/F1小于0.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长度为S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使用相同的调制方式得到X1个符号,将所述X1个符号映射到X1个子载波上,并使用X1/2个子载波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X1个子载波和所述X1/2个子载波构成初始物理层传输单元块,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F个反馈信息,其中,所述F个反馈信息中有F1个反馈信息指示其对应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接收成功,有F2个反馈信息指示其对应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接收失败,F1+F2=F,F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F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S20、如果F2/F1小于0.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长度为S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使用相同的调制方式得到X1个符号,将所述X1个符号映射到X1个子载波上,并使用X1/2个子载波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X1个子载波和所述X1/2个子载波构成初始物理层传输单元块,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时域上重复发送Z次所述初始物理层传输单元块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转入步骤S100;
S30、如果F2/F1大于等于0.2,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接收所述长度为S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失败的信息,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长度为S的物理层数据比特序列分为长度为S1的第一比特序列和长度为S2的第二比特序列,其中,S1与S2的和值为S,S1为大于等于16的整数,S2的取值为max((S1/alpha),S1*(F2/F));
S40、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对所述第一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得到M1个调制符号,每个调制符号携带S1/M1比特的信息;
S50、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得到M2个调制符号,每个调制符号携带S2/M2比特的信息,其中,当F2/F小于0.2时,S2/M2取值为max(1,(S1/(beta*Ml)));当F2F大于等于0.2时,S2/M2取值为max(1,((S1*(F/F1))/M1));
S60、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从时频连续的Ml+M2个子载波上均匀抽取Ml个子载波,将所述M1个调制符号映射到所述M1个子载波上,将所述M2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剩下的M2个子载波上;
S70、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位于所述M1+M2子载波所在的时间区域之前的时域符号上的D1个子载波上携带解调参考信号,所述D1个子载波和所述MI+M2个子载波称为第一物理层传输单元块,其中,D1为(Ml+M2)*gamma*(F/F1)/16;
S80、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位于所述M1+M2子载波所在的时间区域之后的时域符号上的D2个子载波上携带解调参考信号,所述D2个子载波和所述Ml+M2个子载波称为第二物理层传输单元块,其中D2的取值为(F/F1)*D1;
S90、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时域上重复发送Ni个所述第一物理层传输单元块、N2个所述第二物理层传输单元块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其中N1为大于等于16的整数,N2为小于Ni且大于1的整数;
S100、所述第二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