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采集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104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采集方法及存储介质,该采集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储能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及电压控制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储能单元连接,用于调节输出电压;还包括第一光伏电池,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适用于采集自然光,其光学带隙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及第二光伏电池,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适用于采集人造光,其光学带隙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第二光伏电池位于第一光伏电池上方且呈透明状,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且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本申请具有可选择性地装配第一光伏电池和第二光伏电池以在复杂光照条件下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采集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采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采集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光电转换是通过光伏效应把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其原理是光子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运动从而形成电流。随着电子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低功耗产品的种类逐渐丰富,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必将极大的推进物联网的发展,届时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将会遍布在我们身边。相较于不断更新迭代的电子产品,其电源供能技术的进步却小得多,电池在能量的存储密度上没有太大提高。环境能源收集系统可以将环境能量转换为可用的电能,已成为有线和电池电源的潜在替代品。特别是光能采集系统,可以将低功耗设备很容易获得的光能进行收集和利用。但是低功耗设备所处的光照环境并不固定,如:白天可以接受自然光照射,晚上接受人造光照射的应用场景;自然光为全光谱,而如LED或者荧光灯等人造光则主要集中在400-750nm的可见光区域。通常适用于吸收自然光的光伏电池具有较窄的光学带隙,而适用于吸收人造光的光伏电池具有较宽的光学带隙。>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包括,/n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n储能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用于储存电能;/n及电压控制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储能单元连接,用于调节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伏电池(2),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用于采集自然光,其光学带隙在第一预设范围内;/n及第二光伏电池(21),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用于采集人造光,其光学带隙在第二预设范围内;/n第二光伏电池(21)位于第一光伏电池(2)上方且呈透明状,且两者的感光面相互平行,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且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包括,
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储能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用于储存电能;
及电压控制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储能单元连接,用于调节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伏电池(2),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用于采集自然光,其光学带隙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及第二光伏电池(21),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用于采集人造光,其光学带隙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第二光伏电池(21)位于第一光伏电池(2)上方且呈透明状,且两者的感光面相互平行,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且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1.0-1.6eV,第二预设范围为1.5-2.3e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
最大功率点追踪模块,分别与第一光伏电池(2)、第二光伏电池(21)连接,用于调节第一光伏电池(2)、第二光伏电池(21)的输出功率;
升压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光伏电池(2)、第二光伏电池(21)、储能单元连接,用于调节储能单元的输入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电池(2)与第二光伏电池(21)采用四端叠层太阳能电池连接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电池(2)外包覆有盒体(1),所述盒体(1)上开设有第一插槽(11)及第二插槽(12),第一插槽(11)与第二插槽(12)上均设置有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的电极接口(13);
当第一光伏电池(2)插入第一插槽(11)内时与电极接口(13)电连接;
当第二光伏电池(21)插入第二插槽(12)内时与另一电极接口(1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混合光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耀华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