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及动力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8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及动力组件,涉及电器动力技术领域。包括充电端座和充电底座,位于充电端座与充电底座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吸附组部、第一缓冲端子和第二缓冲端子;位于充电底座与充电端座的第一缓冲端子、第二缓冲端子对应配合的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第一缓冲端子包括第三接触端子,和位于第三接触端子上的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端子包括第四接触端子,和位于第四接触端子上的第二缓冲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伸缩式的弹性接触端子机构,并且在充电端子组件与充电底座相对应的面分别设置有吸附组部,使得在吸附力的作用下将充电端子组件与充电底座相互贴紧,同时,伸缩式的弹性接触端子机构在吸附力的作用下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及动力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动力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端子组件,一种基于充电端子组件的动力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动牙刷是Philippe-GuyWoog专利技术的一种牙刷,通过电动机芯的快速旋转或震动,使刷头产生高频震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与此同时,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按摩效果。在过去的几年中,相当多的牙医已经开始向自己的病人推荐电动牙刷。电动牙刷属于清洁牙齿的工具,它由可充电干电池、微型直流电机、电池盒、牙刷头、金属护板及套筒组成;作为直流电机电源的干电池与直流电机一起安装在电池盒中,电池盒上有控制直流电机电源通断的手动开关;直流电机转轴伸出电池盒外,牙刷头及金属护板套装在直流电机转轴上,牙刷头及金属护板外有一套筒。由于电动牙刷是利用高速振动的机芯带动刷头旋转或振动以达到洁牙的效果,因此对于此牙刷的动力组件的构成需要螺钉固定件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成本比较高。比如现有公开的专利CN108186144A-智能牙刷和智能牙刷系统;CN109288239A-一种智能牙刷;CN110123475A-全自动智能牙刷等均是这种螺钉固定安装,其安装比较复杂,并且其充电式方式也是各种样式,有的设置各种接口进行充电,有的采用与底座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充电等方式均存在双手进行连接或插接的方式,使用过程比较繁杂。另外在洗牙器产品上也有该动力组件的构成,比如现有的产品ROAMAN罗曼mini冲牙器洗牙器,拜尔电动冲牙器便携式口腔清洁神器机,飞利浦电动冲牙器HX833184X1喷气式洁牙器便携家用洗牙器等均是需要动力组件作为水流动的动力源,同样也需要充电接头组件,属于同一类型的技术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端子组件,通过伸缩式的弹性接触端子机构,并且在充电端子组件与充电底座相对应的面分别设置有吸附组部,使得在吸附力的作用下将充电端子组件与充电底座相互贴紧,同时,伸缩式的弹性接触端子机构在吸附力的作用下收缩,以增强接触效果;通过无紧固件的方式进行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的动力组件,解决了现有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包括充电端座和充电底座,位于所述充电端座与充电底座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吸附组部、第一缓冲端子和第二缓冲端子;位于所述充电底座与充电端座的第一缓冲端子、第二缓冲端子对应配合的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端子包括第三接触端子,和位于第三接触端子上的第一缓冲机构;其中,所述第二缓冲端子包括第四接触端子,和位于第四接触端子上的第二缓冲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组部包括位于所述充电端座与充电底座配合的一面设置的用于吸附的第一吸附结构;位于所述充电底座与充电端座的第一吸附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吸附结构;所述第一吸附结构为磁环或磁块,所述第二吸附结构为与第一吸附结构异性相吸,或第二吸附结构为具有与磁铁相吸引铁质材料;或,所述第二吸附结构为磁环或磁块,所述第一吸附结构为与第二吸附结构异性相吸,或第一吸附结构为具有与磁铁相吸引铁质材料;铁质材料一般采用铁、不锈钢等材质。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端座配合限定第一缓冲端子和第二缓冲端子位置的封板;所述第一缓冲机构位于所述第三接触端子与封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机构位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与封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机构为固定在第三接触端子与封板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第二缓冲端子为固定在第四接触端子与封板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三接触端子一端面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上配合有限位滑块和套设在第一限位柱上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限位滑块与封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四接触端子一端面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横截面大于第四接触端子的端面面积;所述第三限位柱上套设有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位于第二限位柱的端面与封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三限位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接线柱。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充电端座与充电底座配合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三接触端子滑动配合的环槽;所述环槽的底面开有若干与第一限位柱滑动配合的贯通孔;与第四接触端子、第二限位柱依次滑动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位于环槽的内部;位于所述充电端座的另一面设置有与阶梯孔同心贯通的第一扩孔;与封板支撑固定的支撑管柱;用于减少材料的减配槽;用于连接固定的第一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为筒形结构,位于筒形结构的周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凸起,位于第一限位凸起两侧的筒形结构上开有第一开口贯通槽。进一步地,所述封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柱、第三限位柱分别滑动配合的若干限位滑孔;支撑管柱内孔对应的安装孔。一种动力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衔接部连接有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套接部的筒体外壳,靠近第一衔接部的筒体外壳内部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筒体外壳的另一端通过套接部连接有端部固定壳;所述端部固定壳内设置有用于限定动力电机的第一限位凸起部;所述套接部包括位于筒体外壳两端分别开设的与第一衔接部外表面配合的套接槽口;所述套接槽口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筒体外壳内套设有限位筒体,所述限位筒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定动力电机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限位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凸台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槽。进一步地,端部固定壳包括位于一端部的与筒体外壳的套接部套接的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二衔接部为筒形结构,位于筒形结构的周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凸起,位于第二限位凸起两侧的筒形结构上开有第二开口贯通槽;位于另一端部的用于限定动力电机的锥形头部;所述锥形头部上开设有与动力电机上的输出轴的过轴通孔;所述锥形头部内与动力电机端部抵接处设置有薄壁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限定动力电机尾部的第二限位凸起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电池槽之间设有连接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一堵板,位于堵板一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电池槽贯穿堵板,且电池槽与卡槽相互贯通;所述电池槽的开口槽道还配合有一电池端子;所述电池端子包括一连接板,位于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子,位于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槽插接配合的第二端子。一种基于充电端子组件的动力组件在洗牙器和智能牙刷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伸缩式的弹性接触端子机构,并且在充电端子组件与充电底座相对应的面分别设置有吸附组部,使得在吸附力的作用下将充电端子组件与充电底座相互贴紧,同时,伸缩式的弹性接触端子机构在吸附力的作用下收缩,以增强接触效果,避免接触不良。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筒体外壳两端的分别与充电端座的套接槽口套接卡扣、端部固定壳的衔接部套接卡扣,设置的开口贯通槽使得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的区域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使得在第一衔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包括充电端座(3)和充电底座(6),其特征在于:/n位于所述充电端座(3)与充电底座(6)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吸附组部、第一缓冲端子和第二缓冲端子;/n位于所述充电底座(6)与充电端座(3)的第一缓冲端子、第二缓冲端子对应配合的第一接触端子(603)和第二接触端子(602);/n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端子包括第三接触端子(303),和位于第三接触端子(303)上的第一缓冲机构;/n其中,所述第二缓冲端子包括第四接触端子(304),和位于第四接触端子(304)上的第二缓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包括充电端座(3)和充电底座(6),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充电端座(3)与充电底座(6)配合的一面设置有吸附组部、第一缓冲端子和第二缓冲端子;
位于所述充电底座(6)与充电端座(3)的第一缓冲端子、第二缓冲端子对应配合的第一接触端子(603)和第二接触端子(602);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端子包括第三接触端子(303),和位于第三接触端子(303)上的第一缓冲机构;
其中,所述第二缓冲端子包括第四接触端子(304),和位于第四接触端子(304)上的第二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部包括
位于所述充电端座(3)与充电底座(6)配合的一面设置的用于吸附的第一吸附结构(3013);
位于所述充电底座(6)与充电端座(3)的第一吸附结构(3013)相配合的第二吸附结构(601);
所述第一吸附结构(3013)为磁环或磁块,所述第二吸附结构(601)为与第一吸附结构(3013)异性相吸,或第二吸附结构(601)为具有与磁铁相吸引铁质材料;
或,所述第二吸附结构(601)为磁环或磁块,所述第一吸附结构(3013)为与第二吸附结构(601)异性相吸,或第一吸附结构(3013)为具有与磁铁相吸引铁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端座(3)配合限定第一缓冲端子和第二缓冲端子位置的封板(302);所述第一缓冲机构位于所述第三接触端子(303)与封板(302)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机构位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304)与封板(30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为固定在第三接触端子(303)与封板(302)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第二缓冲端子为固定在第四接触端子(304)与封板(302)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三接触端子(303)一端面的第一限位柱(3033);所述第一限位柱(3033)上配合有限位滑块(305)和套设在第一限位柱(3033)上的第二弹性元件(303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032)位于限位滑块(305)与封板(302)之间;
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四接触端子(304)一端面的第二限位柱(3041),所述第二限位柱(304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柱(3043);所述第二限位柱(3041)的横截面大于第四接触端子(304)的端面面积;所述第三限位柱(3043)上套设有第三弹性元件(3042),所述第三弹性元件(3042)位于第二限位柱(3041)的端面与封板(302)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柱(303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接线柱(3034);
所述第三限位柱(304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接线柱(30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充电端座(3)与充电底座(6)配合的一面设置有
与第三接触端子(303)滑动配合的环槽(3014);所述环槽(3014)的底面开有若干与第一限位柱(3033)滑动配合的贯通孔(3018);
与第四接触端子(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常冰张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众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