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7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扩底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包括支撑桩和扩底座,所述支撑桩的底部设置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顶端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的内壁与支撑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杆的底端与扩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扩底座的顶部内壁与中心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该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通过扩底座为半球形壳状结构,减少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用料,降低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成本,通过中心杆和辅助杆与扩底座的配合,使得扩底座的顶部支撑能力较高,降低了扩底座顶部受外力变形的风险,提高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
本技术涉及扩底桩
,具体为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
技术介绍
桩基础是高层建筑、桥梁工程、大型厂房、水利水电枢纽、近海采油平台、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核电站等土木、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扩底桩是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桩身直径的灌注桩,其单桩承载力比桩身直径相同的直桩的承载力有较大提高。现有的扩底桩底部扩底部分一般为实心结构,使得扩底桩的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429624U提出了空心半球形扩底灌注桩,它主要由上部直立桩体和下部扩大头组成,直立桩体为柱状浇筑结构,扩大头为空心半球形,通过扩大头为空心半球形,用料省,桩体成本就会大幅降低,从而提高了桩基础的经济效益。但是该种空心半球形扩底灌注桩的扩大头在长时间使用后较易于受土壤挤压变形,影响扩底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解决了扩底桩的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包括支撑桩和扩底座,所述支撑桩的底部设置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顶端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的内壁与支撑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杆的底端与扩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扩底座的顶部内壁与中心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中心杆的底端穿过避让槽,所述基座顶部的外侧与扩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的内壁与中心杆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扩底座的顶部内壁和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多组所述辅助杆中位于外侧的每两组相邻辅助杆之间均通过辅助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中部与支撑板靠近辅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靠近扩底座的一侧与扩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支撑板的底部和基座的顶部焊接,多组所述垫板均位于多组辅助支撑板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筋,且辅助支撑板的宽度为支撑板宽度的三至五倍。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形状为弧形,且垫板的外径与扩底座的底部内径相适配,所述垫板的长度大于支撑板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扩底座为半球形壳状结构,所述辅助杆的顶端和中心杆的顶端均为与扩底座相配合的曲面。优选的,所述中心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锈镀层,且中心杆伸出基座的长度为10cm至20cm,所述中心杆伸出基座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扩底座的外表面和基座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涂层,所述外套杆的底端为与扩底座顶部相适配的弧形结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通过扩底座为半球形壳状结构,减少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用料,降低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成本,通过中心杆和辅助杆与扩底座的配合,使得扩底座的顶部支撑能力较高,降低了扩底座顶部受外力变形的风险,提高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使用寿命。2、该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通过支撑板与扩底座的配合,减少了扩底座侧壁受土壤挤压造成的变形,提高了扩底座的支撑能力,通过辅助支撑板和垫板与支撑板的配合,减少了支撑板因应力集中造成的弯折,提高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使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扩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扩底座;3、外套杆;4、浇筑槽;5、支撑桩;6、避让槽;7、中心杆;8、辅助杆;9、辅助支撑板;10、支撑板;11、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包括支撑桩5和扩底座2,通过扩底座2为半球形壳状结构,减少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用料,降低了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成本,支撑桩5的底部设置有外套杆3,外套杆3的顶端开设有浇筑槽4,浇筑槽4的内壁与支撑桩5的底端固定连接,外套杆3的底端与扩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扩底座2的顶部内壁与中心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中心杆7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基座1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6,中心杆7的底端穿过避让槽6,基座1顶部的外侧与扩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避让槽6的内壁与中心杆7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中心杆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辅助杆8,辅助杆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扩底座2的顶部内壁和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多组辅助杆8中位于外侧的每两组相邻辅助杆8之间均通过辅助支撑板9固定连接,辅助支撑板9的中部与支撑板10靠近辅助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板10靠近扩底座2的一侧与扩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10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1,垫板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支撑板10的底部和基座1的顶部焊接,多组垫板11均位于多组辅助支撑板9的外侧。具体的,为了减少支撑板10因应力集中造成的弯折,提高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使用的稳定性,辅助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筋,且辅助支撑板9的宽度为支撑板10宽度的三至五倍,进而使得辅助支撑板9能够分散支撑板10的受力。具体的,为了减少扩底座2底部的形变,垫板11的形状为弧形,且垫板11的外径与扩底座2的底部内径相适配,垫板11的长度大于支撑板10的宽度,进而使得垫板11能够增加扩底座2底部的机械强度。具体的,为了使得扩底座2的顶部支撑能力较高,降低扩底座2顶部受外力变形的风险,扩底座2为半球形壳状结构,辅助杆8的顶端和中心杆7的顶端均为与扩底座2相配合的曲面,辅助杆8和中心杆7能够增加扩底座2顶部的力学强度,同时能够分散扩底座2的顶部受力。具体的,为了提高扩底桩施工的方便性,中心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锈镀层,且中心杆7伸出基座1的长度为10cm至20cm,中心杆7伸出基座1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进而使得基座1较易于进行定位,提高了扩底桩施工的准确性。具体的,为了提高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的使用寿命,扩底座2的外表面和基座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涂层,进而减少了土壤内水汽对基座1和扩底座2的锈蚀,外套杆3的底端为与扩底座2顶部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工作原理:将预制好的基座1放置于施工处,并使得中心杆7的底端伸入到施工处预先挖好的定位孔内,直至基座1的底部与扩底桩孔内底部接触,然后向外套杆3顶部的浇筑槽4内浇筑水泥,并使得水泥形成支撑桩5,中心杆7和多组辅助杆8能够提高扩底座2竖直方向的支撑能力,多组支撑板10能够提高扩底座2侧壁的力学强度,并且辅助支撑板9能够分散支撑板10所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包括支撑桩(5)和扩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5)的底部设置有外套杆(3),所述外套杆(3)的顶端开设有浇筑槽(4),所述浇筑槽(4)的内壁与支撑桩(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杆(3)的底端与扩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扩底座(2)的顶部内壁与中心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7)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6),所述中心杆(7)的底端穿过避让槽(6),所述基座(1)顶部的外侧与扩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6)的内壁与中心杆(7)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辅助杆(8),所述辅助杆(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扩底座(2)的顶部内壁和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多组所述辅助杆(8)中位于外侧的每两组相邻辅助杆(8)之间均通过辅助支撑板(9)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9)的中部与支撑板(10)靠近辅助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靠近扩底座(2)的一侧与扩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支撑板(10)的底部和基座(1)的顶部焊接,多组所述垫板(11)均位于多组辅助支撑板(9)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包括支撑桩(5)和扩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5)的底部设置有外套杆(3),所述外套杆(3)的顶端开设有浇筑槽(4),所述浇筑槽(4)的内壁与支撑桩(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杆(3)的底端与扩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扩底座(2)的顶部内壁与中心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7)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6),所述中心杆(7)的底端穿过避让槽(6),所述基座(1)顶部的外侧与扩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6)的内壁与中心杆(7)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辅助杆(8),所述辅助杆(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扩底座(2)的顶部内壁和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多组所述辅助杆(8)中位于外侧的每两组相邻辅助杆(8)之间均通过辅助支撑板(9)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9)的中部与支撑板(10)靠近辅助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靠近扩底座(2)的一侧与扩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支撑板(10)的底部和基座(1)的顶部焊接,多组所述垫板(11)均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