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梁专利>正文

混凝土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7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一种采用新的结构设计的混凝土桩,其不仅确保在施工时的竖向的端部的质量,进而保障端部的设计承载力,而且更加着眼于考虑而发挥侧面的摩阻力的效果,带来桩的承载力的增量。混凝土桩(1)包括桩身(4)和向外侧伸出的分支(2),分支(2)的结构按照分支(2)的承载力为分支(2)的侧面(3)的摩阻力和分支(2)的端部的承载力的和,从而分支(2)的结构的设计更加着眼于考虑而发挥分支(2)的侧面(3)的摩阻力的效果,进而转化为桩(1)的承载力的一部分的方式设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桩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地基基础的

技术介绍
在地基基础的
,带有混凝土的盘和混凝土的分支的混凝土桩已成为已有的技术,但是,在具体的桩的设计施工的实践中,即使在具有分支的情况下,在桩的结构设计理念上,仍按照只考虑盘的端部的底面的承载力的方式进行的,虽然与不带有盘的普通的混凝土桩相比较,桩的承载力显著地提高,然而往往在经常遇到的软土地基中,在施工时盘腔内的土体塌落,经常遇到缩径,盘腔的施工质量难以保障,进而盘的端部的设计承载力无法确保,对桩的承载力造成恶劣影响。也就是说,在已有技术中,不仅没有考虑土的摩阻力,而且因施工的因素,土体的因素,所着重考虑的盘的端部的承载力也无法令人满意地到达设计值,从而没有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土体对桩的支撑的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其采用新的结构设计,不仅可确保在施工时的竖向的端部的质量,进而保障端部的设计承载力,而且更加着眼于考虑而发挥分支的侧面的摩阻力的效果,带来桩的承载力的增量。r>本技术的混凝土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桩,该混凝土桩包括桩身和从该桩身而向外侧伸出的分支,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桩中的分支的结构是按照满足下述的关系式,即,该分支的承载力为分支的侧面的摩阻力和分支的端部的承载力的和,从而在不增加桩身的直径的情况下,分支的结构的设计不是仅仅考虑分支端部的承载力,而且更加着眼于考虑而发挥分支的侧面的摩阻力的效应,进而转化为桩的承载力的一部分,即,带来桩的成本的降低或桩的承载力的提高的方式设定的,该关系式为:/nF=(A×f)+(B×p)/nF表示上述混凝土桩中的分支的总承载力;/nA表示分支中的与土体接触的侧面的面积;/nf表示分支的侧面所接触的土体的摩擦系数;/nB表示上述混凝土桩中的分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桩,该混凝土桩包括桩身和从该桩身而向外侧伸出的分支,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桩中的分支的结构是按照满足下述的关系式,即,该分支的承载力为分支的侧面的摩阻力和分支的端部的承载力的和,从而在不增加桩身的直径的情况下,分支的结构的设计不是仅仅考虑分支端部的承载力,而且更加着眼于考虑而发挥分支的侧面的摩阻力的效应,进而转化为桩的承载力的一部分,即,带来桩的成本的降低或桩的承载力的提高的方式设定的,该关系式为:
F=(A×f)+(B×p)
F表示上述混凝土桩中的分支的总承载力;
A表示分支中的与土体接触的侧面的面积;
f表示分支的侧面所接触的土体的摩擦系数;
B表示上述混凝土桩中的分支的竖直方向的投影面积;
p表示上述混凝土桩中的分支的竖直方向的土体的压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在桩身的一个标高处,设置一组分支,而沿桩身的上下方向,设置位于不同标高处的多组分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设置位于不同标高处的多组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梁徐永洁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