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燃料电池,提出了一种在具备所层叠的发电单元的燃料电池组的一部分、例如电池组的端部配置不进行发电的非发电单元(虚设单元)的结构。作为这样的燃料电池的结构,公知有一种如下所述的结构:在发电单元与非发电单元各自中,在气体隔板的面上形成相互不同的形状的垫圈,在非发电单元中,通过这样的垫圈阻碍反应气体从歧管向非发电单元内的空间流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147502)。然而,如日本特开2006-147502所记载那样,当通过使设置于气体隔板上的垫圈的形状在非发电单元中与发电单元不同来阻碍反应气体向非发电单元流动的情况下,存在为了形成非发电单元用的垫圈而需要与用于形成发电单元用的垫圈的金属模不同种类的金属模的情况。其结果是,为了另外准备金属模而可能产生制造成本增加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而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具备发电单元与非发电单元层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其中,/n具备发电单元与非发电单元层叠而成的燃料电池组,所述发电单元接受燃料气体以及氧化气体的供给来进行发电,所述非发电单元不进行发电,/n所述发电单元具备:/n一对第一气体隔板;/n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所述一对第一气体隔板之间;以及/n第一树脂框架,包围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来保持所述膜电极接合体,并被所述一对第一气体隔板夹持,/n所述非发电单元具备:/n一对第二气体隔板;/n导电性部件,配置于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间,并与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各自的内表面接触;以及/n第二树脂框架,包围所述导电性部件的外周,并被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夹持,/n所述第一树脂框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7 JP 2019-0984291.一种燃料电池,其中,
具备发电单元与非发电单元层叠而成的燃料电池组,所述发电单元接受燃料气体以及氧化气体的供给来进行发电,所述非发电单元不进行发电,
所述发电单元具备:
一对第一气体隔板;
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所述一对第一气体隔板之间;以及
第一树脂框架,包围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来保持所述膜电极接合体,并被所述一对第一气体隔板夹持,
所述非发电单元具备:
一对第二气体隔板;
导电性部件,配置于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间,并与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各自的内表面接触;以及
第二树脂框架,包围所述导电性部件的外周,并被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夹持,
所述第一树脂框架具备:第一燃料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所述燃料气体引导至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一方的面;和第一氧化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所述氧化气体引导至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方的面,
所述第二树脂框架具备第二燃料气体连通构造和第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中的任一方,所述第二燃料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所述燃料气体引导至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间,所述第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用于将所述氧化气体引导至所述一对第二气体隔板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框架具备所述第二燃料气体连通构造,
所述第二燃料气体连通构造所形成的流路具有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燃料气体连通构造所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框架具备所述第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
所述第二氧化气体连通构造所形成的流路具有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氧化气体连通构造所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中,
所述导电性部件为多孔体。
5.一种燃料电池,其中,
具备发电单元与非发电单元层叠而成的燃料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研二,田村悠人,芳住知勇,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