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38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申请提出一种防爆电池,包括:设置在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电极和泄压阀;与电池模组对应设置的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用于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电池模组的温度;设置在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设置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第二箱体;设置在第二箱体侧壁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防爆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使用的各类电子和电气设备对蓄电池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对体积的要求越来越小,现在的工业生产趋于选择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电池。但是,电池能量密度越高,影响其使用安全的因素也越多,因此,对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防爆保护要求也更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爆电池,以实现对电池模组进行温度调节从而进行防爆保护。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爆电池,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与所述电池模组对应设置的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所述第二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侧壁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当前温度;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与所述电池模组对应设置;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冷却回路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所述冷却回路进行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回路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第一箱体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与所述散热器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开启,以及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的转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回路包括水冷回路和散热器,所述水冷回路的第一换热区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第二换热区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外,所述第一换热区和所述第二换热区形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散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换热区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冷回路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调节阀体,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温度控制所述调节阀体的开度,以及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的转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电池还包括:浇封结构,所述浇封结构包括第一浇封层和第二浇封层,所述第一浇封层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浇封层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所述泄压阀打开时的冲击强度,以使所述泄压阀打开时冲破所述第二浇封层;所述第二浇封层还覆盖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二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所述第一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所述第二浇封层的第三浇封层,其中,所述第三浇封层在所述泄压阀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对应所述泄压阀,以使所述泄压阀可以经所述第二开口排气,所述第三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大于所述第一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所述第一浇封层、所述第二浇封层和所述第三浇封层为硅胶或环氧树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或第二箱体为防爆箱体,所述防爆箱体包括:箱体本体;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之上的防爆盖,其中,所述防爆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本体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通过第一引线装置使得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引线装置使得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外部电路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分别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以及第二箱体上设置泄压装置,形成二级泄放,以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等故障导致泄压阀打开时通过逐级泄放有效降低电池模组气体排出产生的压力,防止破坏上一层级的壳体,从而避免发生爆炸性极端危害。同时,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对防爆电池进行温度调节,有效防止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等故障。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防爆电池1、箱体本体101、防爆盖102;第一箱体10、第一浇封层11、第二浇封层12、第三浇封层13、电池模组30、电极31、泄压阀32、第一支撑件33、第一压力传感器71;第二箱体20、第一引线装置21、第二引线装置22、电源控制模组40、第二支撑件41、第一泄压装置50和第二泄压装置60、第二压力传感器72;半导体制冷片81、散热器82、水冷回路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爆电池。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爆电池100包括: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电池模组30、电源控制模组40、第一泄压装置50、第二泄压装置60和温度调节装置。其中,电池模组30设置在第一箱体10之中,电池模组30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31,第二区域包括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32。应当理解的是,电池模组30,可以由单体锂电池以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构成,任一单体锂电池具有正负两个电极31,当电池模组30中设置有N个单体锂电池时,则有N*2个电极31,N为大于1的整数,此时,第一区域包括电池模组30中所有的电极31。同理,第二区域包括电池模组30中所有的泄压阀32。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爆炸一般是指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等故障,使得电池内部压力急剧增大,直至冲破包覆电池的外壳发生爆炸。因此,大容量锂电池上通常会带有泄压阀,能够使电池内部的气体压力达到泄压阀的预设阈值时,即可通过打开泄压阀将电池内部气体泄放至电池外部,有效避免电池发生爆炸。与电池模组30对应设置的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用于与电池模组30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电池模组30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温度调节装置根据换热冷媒的不同可设置在第一箱体10外侧与电池模组30对应的位置,也可设置在第一箱体10内部,以通过与电池模组30的接触对电池模组30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对电池模组的温度进行调节,使电池模组的温度保持最佳充放电状态,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n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n与所述电池模组对应设置的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n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n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所述第二箱体;/n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侧壁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
与所述电池模组对应设置的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
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
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所述第二箱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侧壁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当前温度;
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与所述电池模组对应设置;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冷却回路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所述冷却回路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器,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第一箱体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与所述散热器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开启,以及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的转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包括水冷回路和散热器,
所述水冷回路的第一换热区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第二换热区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外,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基维张能林豈庆王运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