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88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纸浆产品转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效率低等缺陷。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包括湿坯转移模和产品转移模,湿坯转移模和产品转移模通过若干连接立柱连接在一起,在湿坯转移模远离产品转移模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湿坯吸附凹穴,在产品转移模远离远离湿坯转移模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湿坯吸附凹穴相等的产品吸附面,一个湿坯吸附凹穴对应一个产品吸附面,在每个产品吸附面的外围设有吸盘组并且每个吸盘组分别由若干圆周分布的吸盘合围形成,吸盘组固定在产品转移模上。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
本技术属于纸浆产品转移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纸浆产品其需要进行压制从而制得产品。压制有冷压和热压等等步骤,在进行压制后,需要对湿坯和产品进行转移,以便于下一个工位的加工。目前的湿坯转移和产品转移,采用两个机械手并利用不同的转移装置进行吸附,例如,湿坯转移装置和产品转移装置。当湿坯转移装置将湿坯转移后,然后再利用产品转移装置将产品进行转移,前后的间隔转移导致转移效率降低,同时,结构体积较大,另外,产品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需要借助外界的辅助装置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包括湿坯转移模和产品转移模,湿坯转移模和产品转移模通过若干连接立柱连接在一起,在湿坯转移模远离产品转移模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湿坯吸附凹穴,在产品转移模远离远离湿坯转移模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湿坯吸附凹穴相等的产品吸附面,一个湿坯吸附凹穴对应一个产品吸附面,在每个产品吸附面的外围设有吸盘组并且每个吸盘组分别由若干圆周分布的吸盘合围形成,吸盘组固定在产品转移模上。湿坯转移模和产品转移模间隔分布并且湿坯转移模与产品转移模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湿坯转移模为湿坯转移凹模,所述产品转移模为产品转移凸模。进一步地,在湿坯转移模远离产品转移模的一面设有1-12个湿坯吸附凹穴,在产品转移模远离湿坯转移模的一面设有1-12个产品吸附面,所述湿坯吸附凹穴和产品吸附面一一对应分布,在产品转移模上设有1-12个吸盘组。进一步地,湿坯转移模包括底板一,在底板一上设有1-12个抽真空孔一,在底板一远离产品转移模的一面设有1-12个湿坯模并且一个抽真空孔一与一个湿坯模靠近底板一一面的气室一连通,在湿坯模远离底板一的一面设有上述的湿坯吸附凹穴,每一个湿坯吸附凹穴分别通过若干透气小孔一与一个气室一连通。另外一种湿坯转移模,该湿坯转移模包括底板一,在底板一上设有1-12个抽真空孔一,在底板一远离产品转移模的一面设有湿坯模,在湿坯模靠近底板一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抽真空孔一相等的气室一并且一个气室一与一个抽真空孔一连通,在湿坯模远离底板一的一面设有上述的湿坯吸附凹穴,湿坯吸附凹穴的数量和气室一数量相等并且每一个湿坯吸附凹穴分别通过若干透气小孔一与一个气室一连通。进一步地,每个抽真空孔一远离气室一的一端连接有抽真空子管一,所述的抽真空子管一并联在抽真空总管一上。进一步地,产品转移模包括靠近湿坯转移模的底板二,在底板二上设有1-12个抽真空孔二,在底板二远离湿坯转移模的一面数量与抽真空孔二数量相等的产品模,在每个产品模靠近底板二的一面设有气室二,一个抽真空孔二与一个气室二连通,在产品模远离底板二的一面设有上述的产品吸附面,在产品吸附面上设有若干内端与气室二连通的透气小孔二,透气小孔二的外端与外界连通。另外一种产品转移模,该产品转移模包括靠近湿坯转移模的底板二,在底板二上设有1-12个抽真空孔二,在底板二远离湿坯转移模的一面设有产品模,在产品模靠近底板二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抽真空孔二数量相等的气室二,在产品模远离底板二的一面设有上述的产品吸附面,在产品吸附面上设有若干内端与气室二连通的透气小孔二,透气小孔二的外端与外界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吸盘穿设在底板二上并且吸盘的吸嘴朝向远离湿坯转移模的一侧。进一步地,每个抽真空孔二远离气室二的一端连接有抽真空子管二,所述的抽真空子管二并联在抽真空总管二上。进一步地,在湿坯转移模的周向连接有悬臂连接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的优点在于:提高了生产加工转移效率。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转移装置提供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转移装置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沿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基础上增加抽真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转移装置提供的简化结构吸盘组分布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转移装置提供的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包括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通过若干连接立柱3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连接立柱3有四根并且分布在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相对的四个角部。连接立柱3通过螺纹等等方式与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连接。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间隔分布并且湿坯转移模1与产品转移模2相互平行。湿坯转移模1用于去取得纸浆压制湿坯;产品转移模2用于取取得纸浆压制产品。在湿坯转移模1的周向连接有悬臂连接板4。悬臂连接板4和机械人连接,利用机器人使得湿坯转移模1取得纸浆压制湿坯一级释放纸浆压制湿坯,利用机器人使得产品转移模2取得纸浆压制产品以及释放纸浆压制产品。取得纸浆压制湿坯和取得纸浆压制产品异步动作。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湿坯转移模1为湿坯转移凹模,所述产品转移模2为产品转移凸模。湿坯转移凹模其扩大了与湿坯接触面,可以确保湿坯取得的完整性。如图3和图6-7所示,在湿坯转移模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在产品转移模2远离远离湿坯转移模1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湿坯吸附凹穴10相等的产品吸附面20,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对应一个产品吸附面20,在每个产品吸附面20的外围设有吸盘组a并且每个吸盘组a分别由若干圆周分布的吸盘5合围形成,吸盘组a固定在产品转移模2上。吸盘5用于吸附废料。如图3所示,在湿坯转移模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1-12个湿坯吸附凹穴10,当然,湿坯吸附凹穴10的数量还可以更多,例如:11-20个都可以,根据纸浆产品的直径设设定湿坯吸附凹穴10的数量。在产品转移模2远离湿坯转移模1的一面设有1-12个产品吸附面20,产品吸附面20的数量还可以更多,例如:11-20个都可以,根据纸浆产品的直径设设定产品吸附面20的数量。所述湿坯吸附凹穴10和产品吸附面20一一对应分布。便于成套设计,同时,还可以便于重心的分布均匀性。在产品转移模2上设有1-12个吸盘组a。进一步地,湿坯转移模1包括底板一11,在底板一11上设有1-12个抽真空孔一12,在底板一1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1-12个湿坯模13并且一个抽真空孔一12与一个湿坯模13靠近底板一11一面的气室一14连通,在湿坯模13远离底板一11的一面设有上述的湿坯吸附凹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通过若干连接立柱(3)连接在一起,在湿坯转移模(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在产品转移模(2)远离远离湿坯转移模(1)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湿坯吸附凹穴(10)相等的产品吸附面(20),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对应一个产品吸附面(20),在每个产品吸附面(20)的外围设有吸盘组(a)并且每个吸盘组(a)分别由若干圆周分布的吸盘(5)合围形成,吸盘组(a)固定在产品转移模(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湿坯转移模(1)和产品转移模(2)通过若干连接立柱(3)连接在一起,在湿坯转移模(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在产品转移模(2)远离远离湿坯转移模(1)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湿坯吸附凹穴(10)相等的产品吸附面(20),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对应一个产品吸附面(20),在每个产品吸附面(20)的外围设有吸盘组(a)并且每个吸盘组(a)分别由若干圆周分布的吸盘(5)合围形成,吸盘组(a)固定在产品转移模(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湿坯转移模(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1-12个湿坯吸附凹穴(10),在产品转移模(2)远离湿坯转移模(1)的一面设有1-12个产品吸附面(20),在产品转移模(2)上设有1-12个吸盘组(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湿坯转移模(1)包括底板一(11),在底板一(11)上设有1-12个抽真空孔一(12),在底板一(1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1-12个湿坯模(13)并且一个抽真空孔一(12)与一个湿坯模(13)靠近底板一(11)一面的气室一(14)连通,在湿坯模(13)远离底板一(11)的一面设有上述的湿坯吸附凹穴(10),每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分别通过若干透气小孔一(15)与一个气室一(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多功能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湿坯转移模(1)包括底板一(11),在底板一(11)上设有1-12个抽真空孔一(12),在底板一(11)远离产品转移模(2)的一面设有湿坯模(13),在湿坯模(13)靠近底板一(11)的一面设有数量与抽真空孔一(12)相等的气室一(14)并且一个气室一(14)与一个抽真空孔一(12)连通,在湿坯模(13)远离底板一(11)的一面设有上述的湿坯吸附凹穴(10),湿坯吸附凹穴(10)的数量和气室一(14)数量相等并且每一个湿坯吸附凹穴(10)分别通过若干透气小孔一(15)与一个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耀华岑刚王楷焦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舒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