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侦测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物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高铁的迅猛发展,高铁的使用人群逐渐庞大,高铁的使用频次越趋提高,为了提高每日中高铁的使用次数,高铁在每一站的停靠时间缩短,相应的,乘客的换乘时间缩短,列车员的停靠检查时间变短。列车门与站台的安全门之间具有较宽的空隙,当列车高速经过时会产生巨大的负压,该负压足以将位于该空隙内的人或者物品卷入到轨道5中,但是,乘客在拥挤慌乱中容易被关在该空隙处,或者由于列车员检查不及时,容易令一些杂物被关在该空隙处,从而造成人身、财产的重大安全事故。由此,需要在列车经过站台之前及时检查上述空隙处是否存在人员或者物品等目标物体,当存在目标物体时需要及时发出通知,以避免出现危险。通常,可以采用摄像头来拍摄站台缝隙处的图像,通过对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来判断缝隙处是否存在目标物体,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物体,却无法具体标定目标物体在站台内位置。为了可以准确标定目标物体的具体位置,可以通过激光、微波雷达等对站台缝隙处进行扫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站台缝隙中的物体识别,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多个摄像头沿所述站台缝隙中轨道方向拍摄,以获取所述站台缝隙的多张二维图像,所述多个摄像头的相机光心垂直对齐设置,用于拍摄轨道与站台安全门之间的站台缝隙处,每个摄像头对应不同的焦距,所述多张二维图像用于展示所述站台缝隙中各物体的具体形貌,其中,一个摄像头对应一张所述二维图像;/n通过第一预处理单元获取每一张所述二维图像中符合预设图像清晰度的子图像,并将各所述子图像做拼接处理,得到处理后二维图像,所述处理后二维图像包含所述站台缝隙中的各物体;/n通过扫描雷达沿所述站台缝隙中轨道方向扫描,以获取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站台缝隙中的物体识别,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多个摄像头沿所述站台缝隙中轨道方向拍摄,以获取所述站台缝隙的多张二维图像,所述多个摄像头的相机光心垂直对齐设置,用于拍摄轨道与站台安全门之间的站台缝隙处,每个摄像头对应不同的焦距,所述多张二维图像用于展示所述站台缝隙中各物体的具体形貌,其中,一个摄像头对应一张所述二维图像;
通过第一预处理单元获取每一张所述二维图像中符合预设图像清晰度的子图像,并将各所述子图像做拼接处理,得到处理后二维图像,所述处理后二维图像包含所述站台缝隙中的各物体;
通过扫描雷达沿所述站台缝隙中轨道方向扫描,以获取所述站台缝隙的三维图像,所述三维图像用于展示所述站台缝隙中各物体在所述站台缝隙中的位置;
通过边缘计算处理器根据所述处理后二维图像与所述三维图像,识别所述站台缝隙中的目标物体,并确定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站台缝隙中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识别系统还包括云台装置,所述多个摄像头与所述扫描雷达均设置于所述云台装置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云台装置调整所述多个摄像头和所述扫描雷达的拍摄位置和拍摄角度,以使所述多个摄像头和所述扫描雷达在调整后的拍摄位置和拍摄角度获取所述站台缝隙的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获取每一张所述二维图像中符合预设图像清晰度的子图像,并将各所述子图像做拼接处理,得到处理后二维图像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从所述处理后二维图像中提取有效图像,所述有效图像为与预设图像对应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识别系统还包括第二预处理单元,所述扫描雷达与所述第二预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单元与所述边缘计算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通过所述扫描雷达沿所述站台缝隙中轨道方向扫描,以获取所述站台缝隙的三维图像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预处理单元标定所述三维图像中各物体在所述站台缝隙中对应的纵向距离,所述纵向距离为物体与所述扫描雷达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扫描雷达沿所述站台缝隙中轨道方向扫描,以获取所述站台缝隙的三维图像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预处理单元确定所述三维图像中的基准物体和目标物体,所述基准物体为与预设固定设施对应的物体,所述目标物体为所述站台缝隙中除所述基准物体以外的物体;
通过所述第二预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各物体在所述站台缝隙中对应的纵向距离,标定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基准物体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鑫,李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