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61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换向轮安装板(3)、主轴箱底座(4)、主轴箱(5)、伺服电机(6)、钢丝筒(7)和用于钢丝收紧的配重机构(8),所述配重机构(8)包括支承竖板(9)、换向滑轮(10)、第一光杠组件(11)和配重块(12),所述第一底板(1)上设置有丝杠导轨件(13),所述第二底板(2)设置于丝杠导轨件(13)上以使第二底板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底板(2)上布置有换向轮安装板(3)、第二光杠组件(14)和主轴箱底座(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精巧,运行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同步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同步带以钢丝绳为强力层,外覆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胶的环形带,它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同步带传动各自的优点,转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因此传动比准确,对轴作用力小,结构紧凑,并且同步带耐油,耐磨性好,抗老化性能好,可获得恒定的速比,传动平稳,能吸振噪音小,传动比范围大,在各种传动机械中应用广泛。同步带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利用同步带成型机来制作完成,包括排线、上压缩胶等过程。现有技术中,同步带生产过程中的钢丝绕线装置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占地方等缺点。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换向轮安装板、主轴箱底座、主轴箱、伺服电机、钢丝筒和用于钢丝收紧的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支承竖板、换向滑轮、第一光杠组件和配重块,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丝杠导轨件,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丝杠导轨件上以使第二底板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底板上布置有换向轮安装板、第二光杠组件和主轴箱底座,所述第二光杠组件上适配装配有可滑动的支座,且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收紧钢丝的绕线轮,所述主轴箱底座上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一端与伺服电机适配连接,所述主轴箱另一端与钢丝筒适配连接,所述换向轮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钢丝转向的导轮组,所述第二底板一侧端设置有用于平衡钢丝拉力的配重机构,所述换向滑轮设置于支承竖板上部,所述第一光杠组件设置于支承竖板下部,且第一光杠组件上适配装配有可滑动的配重块,所述支座上通过一牵引绳经换向滑轮与配重块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杠组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极限开关和第二极限开关,所述第一极限开关和第二极限开关均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极限开关和第二极限开关均用于检测支座的位置从而控制伺服电机转速。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技术采用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精巧,不占地方,运行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换向轮安装板,4.主轴箱底座,5.主轴箱,6.伺服电机,7.钢丝筒,8.配重机构,9.支承竖板,10.换向滑轮,11.第一光杠组件,12.配重块,13.丝杠导轨件,14.第二光杠组件,15.支座,16.绕线轮,17.导轮组,18.第一极限开关,19.第二极限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换向轮安装板3、主轴箱底座4、主轴箱5、伺服电机6、钢丝筒7和用于钢丝收紧的配重机构8,所述配重机构8保证钢丝恒紧力,所述配重机构8包括支承竖板9、换向滑轮10、第一光杠组件11和配重块12,所述第一底板1上设置有丝杠导轨件13,所述第二底板2设置于丝杠导轨件13上以使第二底板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底板2上布置有换向轮安装板3、第二光杠组件14和主轴箱底座4,所述第二光杠组件14上适配装配有可滑动的支座15,且所述支座15上设置有用于收紧钢丝的绕线轮16,所述主轴箱底座4上设置有主轴箱5,所述主轴箱5一端与伺服电机6适配连接,所述主轴箱5另一端与钢丝筒7适配连接,所述换向轮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钢丝转向的导轮组17,所述第二底板2一侧端设置有用于平衡钢丝拉力的配重机构8,所述换向滑轮10设置于支承竖板9上部,所述第一光杠组件11设置于支承竖板9下部,且第一光杠组件11上适配装配有可滑动的配重块12,所述支座15上通过一牵引绳经换向滑轮10与配重块12连接。钢丝从钢丝筒7引出,钢丝一端绕设于绕线轮16上并通过导轮组17将钢丝转向。所述第二光杠组件14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极限开关18和第二极限开关19,所述第一极限开关18和第二极限开关19均与伺服电机6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极限开关18和第二极限开关19均用于检测支座15的位置从而控制伺服电机6转速。上述内容为本技术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技术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技术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换向轮安装板(3)、主轴箱底座(4)、主轴箱(5)、伺服电机(6)、钢丝筒(7)和用于钢丝收紧的配重机构(8),所述配重机构(8)包括支承竖板(9)、换向滑轮(10)、第一光杠组件(11)和配重块(12),所述第一底板(1)上设置有丝杠导轨件(13),所述第二底板(2)设置于丝杠导轨件(13)上以使第二底板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底板(2)上布置有换向轮安装板(3)、第二光杠组件(14)和主轴箱底座(4),所述第二光杠组件(14)上适配装配有可滑动的支座(15),且所述支座(15)上设置有用于收紧钢丝的绕线轮(16),所述主轴箱底座(4)上设置有主轴箱(5),所述主轴箱(5)一端与伺服电机(6)适配连接,所述主轴箱(5)另一端与钢丝筒(7)适配连接,所述换向轮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钢丝转向的导轮组(17),所述第二底板(2)一侧端设置有用于平衡钢丝拉力的配重机构(8),所述换向滑轮(10)设置于支承竖板(9)上部,所述第一光杠组件(11)设置于支承竖板(9)下部,且第一光杠组件(11)上适配装配有可滑动的配重块(12),所述支座(15)上通过一牵引绳经换向滑轮(10)与配重块(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带成型用钢丝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换向轮安装板(3)、主轴箱底座(4)、主轴箱(5)、伺服电机(6)、钢丝筒(7)和用于钢丝收紧的配重机构(8),所述配重机构(8)包括支承竖板(9)、换向滑轮(10)、第一光杠组件(11)和配重块(12),所述第一底板(1)上设置有丝杠导轨件(13),所述第二底板(2)设置于丝杠导轨件(13)上以使第二底板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底板(2)上布置有换向轮安装板(3)、第二光杠组件(14)和主轴箱底座(4),所述第二光杠组件(14)上适配装配有可滑动的支座(15),且所述支座(15)上设置有用于收紧钢丝的绕线轮(16),所述主轴箱底座(4)上设置有主轴箱(5),所述主轴箱(5)一端与伺服电机(6)适配连接,所述主轴箱(5)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民陈群李曙生施华林徐洪伟柳亚输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驰骏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