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60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包括机板、分切辊、刀杆、压辊、传动组和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机板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机板之间设有分切辊、压辊和张力调节机构,分切辊和压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分切辊和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机板;分切辊与压辊之间设有刀杆,刀杆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刀片;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动辊、滑座、导杆、导座、固定座、水平直线滑轨、滑块、连杆、摆臂和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切时分切辊对刀片两侧的无纺布产生压力,仅在分切辊环槽宽度内的无纺布会受到刀片压力的影响,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分切线偏移的分切不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
本技术属于无纺布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
技术介绍
非织造布又称不织布、无纺布、无纺织布、非织造物或无纺织物,英文为Nonwoven。非织造布是一种由纤维层构成的纺织品,这种纤维层可以是梳理网或由纺丝方法直接制成的纤维薄网,纤维杂乱或者定向铺置。与传统的纺织相比:纺织需要将纤维纺成纱再织成(制毡除外),而非织造布则省略了“纺纱”这个环节。非织造布纺丝工艺分为:干法、湿法、聚合物挤压法。纤维在干态下用机械、气流、静电或它们的结合方式形成纤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的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的工艺或产品,统称干法非织造布。包括:针刺法、缝编法、水刺法、化学粘合法、热粘合法等。纤维在水中悬浮的湿态下,采用造纸方法成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的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的工艺或产品,称湿法非织造布。包括:圆网法、斜网法等。凡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经过挤出(纺丝、熔喷、薄膜挤出等)加工而成网状结构非织造布的工艺或产品,统称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布。无纺布成型之后一般宽度较大,需要放卷分切后再收卷成为宽度较小的成品无纺布卷,现有技术中的分切机仅是在压辊之前设置刀辊,由于刀片对无纺布分切时具有压力,无纺布变形导致分切线偏移,容易导致分切不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分切线偏移的分切不齐的问题的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包括机板、分切辊、刀杆、压辊、传动组和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机板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机板之间设有分切辊、压辊和张力调节机构,分切辊和压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分切辊和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机板,分切辊和压辊连接前侧的机板的前面的传动组,传动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其中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分别固定设于分切辊的前端和压辊的前端,从动齿轮位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之间,并且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位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之间,并且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的中心和从动齿轮的中心均固定设置齿轮轴,齿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机板。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下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上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分切辊和压辊转动,并且保持对向的转动方向。分切辊与压辊之间设有刀杆,刀杆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刀片,分切辊上设有与刀片间隙配合的环槽。分切辊的环槽提供用于刀片分切无纺布的空间,刀片对通过分切辊和压辊之间的无纺布进行分切。分切时分切辊对刀片两侧的无纺布产生压力,使得刀片对无纺布的分切更加均匀。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动辊、滑座、导杆、导座、固定座、水平直线滑轨、滑块、连杆、摆臂和气缸,动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滑座,滑座上固定设有滑块,滑块与机板上的水平直线滑轨滑动连接,滑座的前侧连接导杆,导杆贯穿滑座前侧的固定座,固定座固定连接机板,导杆的左端连接导座,导座位于固定座前侧,导座通过转轴连接连杆的后端,连杆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摆臂的上端,摆臂的上部通过转轴连接机板,摆臂的下端通过转轴连接气缸的活塞杆,气缸通过耳座连接机板,耳座与机板固定连接,气缸通过转轴连接耳座。气缸的活塞杆伸缩能够带动摆臂绕转轴摆动,摆臂的摆动能够带动导座和导杆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滑座沿水平直线滑轨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动辊前后移动,进而调整经过动辊的无纺布的张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水平直线滑轨是开设于机板上的燕尾形滑槽,滑块为燕尾形滑块,与水平直线滑轨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缸的缸体上设有耳孔,耳座上设有与其配合的耳孔,转轴穿过耳孔连接气缸和耳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延长杆,延长杆通过转轴连接摆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机板之间还设有若干个传送辊,传送辊通过轴承连接机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导杆间隙配合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分切时分切辊对刀片两侧的无纺布产生压力,仅在分切辊环槽宽度内的无纺布会受到刀片压力的影响,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分切线偏移的分切不齐的问题,使得刀片对无纺布的分切更加均匀;2)本技术还设置张力调节结构能够调整无纺布的张力,进一步提高分切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去除机板后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分切辊、刀辊和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分切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包括机板1、分切辊2、刀杆3、压辊4、传动组和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机板1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机板1之间设有分切辊2、压辊4和张力调节机构,分切辊2和压辊4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分切辊2和压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机板1,分切辊2和压辊4连接前侧的机板1的前面的传动组,传动组包括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其中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分别固定设于分切辊2的前端和压辊4的前端,从动齿轮6位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之间,并且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啮合,主动齿轮5位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之间,并且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啮合,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啮合,主动齿轮5的中心和从动齿轮6的中心均固定设置齿轮轴,齿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机板1。主动齿轮5转动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主动齿轮5带动下方的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上方的分切辊齿轮7和压辊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分切辊2和压辊4转动,并且保持对向的转动方向。分切辊2与压辊4之间设有刀杆3,刀杆3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刀片9,分切辊2上设有与刀片9间隙配合的环槽。分切辊2的环槽提供用于刀片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板、分切辊、刀杆、压辊、传动组和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机板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机板之间设有分切辊、压辊和张力调节机构,分切辊和压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分切辊和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机板,分切辊和压辊连接前侧的机板的前面的传动组,传动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其中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分别固定设于分切辊的前端和压辊的前端,从动齿轮位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之间,并且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位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之间,并且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的中心和从动齿轮的中心均固定设置齿轮轴,齿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机板;/n分切辊与压辊之间设有刀杆,刀杆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刀片,分切辊上设有与刀片间隙配合的环槽;/n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动辊、滑座、导杆、导座、固定座、水平直线滑轨、滑块、连杆、摆臂和气缸,动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滑座,滑座上固定设有滑块,滑块与机板上的水平直线滑轨滑动连接,滑座的前侧连接导杆,导杆贯穿滑座前侧的固定座,固定座固定连接机板,导杆的左端连接导座,导座位于固定座前侧,导座通过转轴连接连杆的后端,连杆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摆臂的上端,摆臂的上部通过转轴连接机板,摆臂的下端通过转轴连接气缸的活塞杆,气缸通过耳座连接机板,耳座与机板固定连接,气缸通过转轴连接耳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板、分切辊、刀杆、压辊、传动组和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机板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机板之间设有分切辊、压辊和张力调节机构,分切辊和压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分切辊和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机板,分切辊和压辊连接前侧的机板的前面的传动组,传动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其中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分别固定设于分切辊的前端和压辊的前端,从动齿轮位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之间,并且与上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位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之间,并且与下方的分切辊齿轮和压辊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的中心和从动齿轮的中心均固定设置齿轮轴,齿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机板;
分切辊与压辊之间设有刀杆,刀杆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刀片,分切辊上设有与刀片间隙配合的环槽;
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动辊、滑座、导杆、导座、固定座、水平直线滑轨、滑块、连杆、摆臂和气缸,动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滑座,滑座上固定设有滑块,滑块与机板上的水平直线滑轨滑动连接,滑座的前侧连接导杆,导杆贯穿滑座前侧的固定座,固定座固定连接机板,导杆的左端连接导座,导座位于固定座前侧,导座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威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