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敏瑜专利>正文

基于分子加密的计算机加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54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分子加密的计算机加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原始数据拆分单元,用于将待加密的原始数据进行拆分,获得拆分后的子数据包;分子密钥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混合溶液的频谱特性生成中间密钥波,同时,随机生成一个合成波,在生成的中间密钥波的基础上,将合成波和中间密钥波进行合成,得到最终的加密用密钥波;加密单元,用于将每一个子数据包利用加密用密钥波进行滤波加密,将滤波加密后的子数据包基于混合溶液中的溶液分子的分子结构,组合成最终的加密数据包。其通过分子溶液的频谱特性和波形叠加的方式构建加密密钥,同时基于分子结构使用该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数据破解难度更大,安全性更高,且加密效率也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分子加密的计算机加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具体涉及基于分子加密的计算机加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加密,是以某种特殊的算法改变原有的信息数据,使得未授权的用户即使获得了已加密的信息,但因不知解密的方法,仍然无法了解信息的内容。在航空学中,指利用航空摄影像片上已知的少数控制点,通过对像片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在像对或整条航摄带上增加控制点的作业。加密技术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信息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串数字(密钥)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密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信安全。在如今的信息安全领域,有各种各样的加密算法凝聚了计算机科学家门的智慧。从宏观上来看,这些加密算法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哈希算法、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分子加密的计算机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原始数据拆分单元,用于将待加密的原始数据进行拆分,获得拆分后的子数据包;分子密钥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混合溶液的频谱特性生成中间密钥波,同时,随机生成一个合成波,在生成的中间密钥波的基础上,将合成波和中间密钥波进行合成,得到最终的加密用密钥波;加密单元,用于将每一个子数据包利用加密用密钥波进行滤波加密,将滤波加密后的子数据包基于混合溶液中的溶液分子的分子结构,组合成最终的加密数据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分子加密的计算机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原始数据拆分单元,用于将待加密的原始数据进行拆分,获得拆分后的子数据包;分子密钥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混合溶液的频谱特性生成中间密钥波,同时,随机生成一个合成波,在生成的中间密钥波的基础上,将合成波和中间密钥波进行合成,得到最终的加密用密钥波;加密单元,用于将每一个子数据包利用加密用密钥波进行滤波加密,将滤波加密后的子数据包基于混合溶液中的溶液分子的分子结构,组合成最终的加密数据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拆分单元将待加密的原始数据进行拆分,获得拆分后的子数据包的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在待加密的原始数据中均匀的生成拆分标签;根据所述拆分标签获取所述待加密的原始数据及所述待加密的原始数据对应的所有拆分后数据;根据所述待加密的原始数据及所述待加密的原始数据对应的所有拆分后数据对数据拆分结果进行校验,所述数据拆分结果包括所述待加密的原始数据及所述待加密的原始数据对应的所有拆分后数据的数据拆分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密钥生成单元包括:溶液混合单元,用于随机的将两种化学溶液进行混合,生成混合后的溶液;频谱分析单元,用于对混合后的溶液进行频谱分析,在频谱分析的几基础上,生成一个中间密钥波;合成波生成单元,用于随机生成一个合成波;波形合成单元,用于将合成波和中间密钥波进行波形叠加,得到最终的加密用密钥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波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signal(t)=log(1+Acos(sinω0t+cosB∫c(t)dt)),0≤t≤T;其中信号c(t)为:Acos(ω0t+B∫dt);其中,T为s(t)的时间长度,ω0为中心频率,B为调制指数,xn为长度为N的差分序列,差分序列中的每个码元占用的调频时间为T0=T/N,u(t)为阶跃函数;r(t)为斜坡函数,是u(t)的积分结果;所述将合成波和中间密钥波进行波形叠加,得到最终的加密用密钥波的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将中间密钥波和合成波进行差分调频,所述差分调频是指将合成波直接作为调制信号调频于中间密钥波之上,从而形成加密用密钥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序列为:Sn+1=cos(sinωarccos(Sn)),-1<Sn<1,当取参数取值Sn为=0.65,给定第一个种子S0=5,生成一个差分序列;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式:s(t)=Acos(sinω0t+cosB∫c(t)dt),其中,0≤t≤T的差分调频方式生成一个差分调频信号,其中参数T、ω0、B和N可根据实际通信速率、误码率和通信距离调整,取值为:信号时间长度T在2.0s~10.0s之间,中心频率ω0小于1000Hz,信号带宽B在60Hz~290Hz之间,差分序列长度N在75~4100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一个子数据包利用加密用密钥波进行滤波加密,将滤波加密后的子数据包基于混合溶液中的溶液分子的分子结构,组合成最终的加密数据包的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将连续状态下的加密用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瑜
申请(专利权)人:蔡敏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