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42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1
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转运箱内设置有若干个电源放置槽,转运箱的四条棱角外部均设有一根垂直设置的角铝,角铝的上端与转运箱顶部齐平,角铝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沉头螺钉与转运箱的侧板固定连接,转运箱的底部设有支撑加强结构,转运箱的侧板外部在相邻两根角铝之间均设有一块加强连接板,其中两块相对的加强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一个U型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强度高,采用内部塑料件外部铝合金件,更加结实可靠,并确保电源在转运以及放置在装配工作台上时不受摞起来的压力,并且确保摞起来的稳定性,电源的连接线及插接头也不再受到压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PC机电源是一种安装在主机箱内的封闭式独立部件,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换为+5V、-5V、+12V、-12V、+3.3V、-3.3V等不同电压、稳定可靠的直流电,供给主机箱内的系统板、各种适配器和扩展卡、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系统部件及键盘和鼠标使用。现有的PC机在装配生产线时电源(为长方体状)一般放置到托盘上,转运工人将摆放有电源的托盘放置到转运车上,转运车到电源装配工位时,再将托盘放置到装配工作台上,现有的托盘比较单薄,在搬运过程中经常损坏,另外,装配工作台的面积较小,需要将托盘上下摞几层,由于电源上都带有连接线,连接线会影响到摆放在托盘上的紧凑形和稳定性,若在最下一层压到连接线的插接头,严重的会使插接头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实耐用、稳定性强、可摞起来多层、确保连接线及插接头不会被压的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包括顶部敞口且呈长方体形状的转运箱,转运箱内设有至少两块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将转运箱分隔为呈矩形阵列布置的若干个电源放置槽,转运箱的四条棱角外部均设有一根垂直设置的角铝,角铝的上端与转运箱顶部齐平,角铝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沉头螺钉与转运箱的侧板固定连接,转运箱的底部设有支撑加强结构,转运箱的侧板外部在相邻两根角铝之间均设有一块加强连接板,其中两块相对的加强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一个U型把手。支撑加强结构包括两块支撑条板,两块支撑条板分别沿转运箱的底板的两条对角线布置,每块支撑条板的两端均对应与邻近的角铝下端内侧接触,一块支撑条板的中部上表面和另一块支撑条板的中部下表面均开设有一个菱形槽,菱形槽的深度等于支撑条板厚度的一半,两个菱形槽扣合在一起使两块支撑条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四根角铝下端边沿与两块支撑条板下表面齐平,支撑条板通过若干个第二沉头螺钉与转运箱的底板固定连接。四块加强连接板位于同一高度,角铝的厚度与加强连接板的厚度相等,两根角铝的内侧面在与加强连接板等高处开设有L型的插槽,插槽的高度与加强连接板的高度相等,加强连接板的两端一体设有延伸板,延伸板的厚度、插槽的深度均等于角铝厚度的一半,延伸板伸入装配到相邻的插槽内,加强连接板通过若干个第三沉头螺钉与转运箱的侧板固定连接。U型把手、加强连接板、支撑条板和角铝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U型把手焊接在加强连接板上,支撑条板两端与相邻的角铝下端焊接。转运箱、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采用塑料一体制成,电源放置槽底部设置有海绵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塑料材质的转运箱外部增设U型把手、加强连接板、支撑条板和角铝,并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转运箱固定连接,这样大大提高了转运箱的强度。在使用时,每个电源放置槽内均放置一个电源,电源顶部低于转运箱顶部,电源上的连接线也位于电源放置槽内电源的侧部,海绵垫起到放置时和转运时的减振作用。在运输到电源装配工位时,转运工人手持U型把手,将转运箱从转运车上搬下放置到装配工作台上,然后将转运箱上下对应摞起来若干层,角铝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使得转运箱不受力,支撑条板起到增强转运箱底板强度的作用,四块加强连接板起到加强支撑转运箱底板的作用。加强连接板两端一体设置的延伸板装配在角铝的L型插槽内,这样可保证在操作U型把手搬运转运箱时,使外围增设的铝合金加强结构一体受力,确保牢固性和稳定性。两个菱形槽扣合在一起使两块支撑条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确保转运箱在放置时的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两块支撑条板在对转运箱的底板加强的整体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紧凑,强度高,采用内部塑料件外部铝合金件,更加结实可靠,并确保电源在转运以及放置在装配工作台上时不受摞起来的压力,并且确保摞起来的稳定性,电源的连接线及插接头也不再受到压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角铝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加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一块支撑条板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另一块支撑条板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包括顶部敞口且呈长方体形状的转运箱1,转运箱1内设有至少两块纵向隔板2和横向隔板3,纵向隔板2和横向隔板3将转运箱1分隔为呈矩形阵列布置的若干个电源放置槽4,转运箱1的四条棱角外部均设有一根垂直设置的角铝5,角铝5的上端与转运箱1顶部齐平,角铝5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沉头螺钉6与转运箱1的侧板固定连接,转运箱1的底部设有支撑加强结构,转运箱1的侧板外部在相邻两根角铝5之间均设有一块加强连接板7,其中两块相对的加强连接板7上分别设有一个U型把手8。支撑加强结构包括两块支撑条板9,两块支撑条板9分别沿转运箱1的底板的两条对角线布置,每块支撑条板9的两端均对应与邻近的角铝5下端内侧接触,一块支撑条板9的中部上表面和另一块支撑条板9的中部下表面均开设有一个菱形槽10,菱形槽10的深度等于支撑条板9厚度的一半,两个菱形槽10扣合在一起使两块支撑条板9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四根角铝5下端边沿与两块支撑条板9下表面齐平,支撑条板9通过若干个第二沉头螺钉11与转运箱1的底板固定连接。四块加强连接板7位于同一高度,角铝5的厚度与加强连接板7的厚度相等,两根角铝5的内侧面在与加强连接板7等高处开设有L型的插槽12,插槽12的高度与加强连接板7的高度相等,加强连接板7的两端一体设有延伸板13,延伸板13的厚度、插槽12的深度均等于角铝5厚度的一半,延伸板13伸入装配到相邻的插槽12内,加强连接板7通过若干个第三沉头螺钉14与转运箱1的侧板固定连接。U型把手8、加强连接板7、支撑条板9和角铝5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U型把手8焊接在加强连接板7上,支撑条板9两端与相邻的角铝5下端焊接。转运箱1、纵向隔板2和横向隔板3采用塑料一体制成,电源放置槽4底部设置有海绵垫。本技术通过在塑料材质的转运箱1外部增设U型把手8、加强连接板7、支撑条板9和角铝5,并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转运箱1固定连接,这样大大提高了转运箱1的强度。在使用时,每个电源放置槽4内均放置一个电源,电源顶部低于转运箱1顶部,电源上的连接线也位于电源放置槽4内电源的侧部,海绵垫起到放置时和转运时的减振作用。在运输到电源装配工位时,转运工人手持U型把手8,将转运箱1从转运车上搬下放置到装配工作台上,然后将转运箱1上下对应摞起来若干层,角铝5起到良好支撑作用,使得转运箱1不受力,支撑条板9起到增强转运箱1底板强度的作用,四块加强连接板7起到加强支撑转运箱1底板的作用。加强连接板7两端一体设置的延伸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敞口且呈长方体形状的转运箱,转运箱内设有至少两块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将转运箱分隔为呈矩形阵列布置的若干个电源放置槽,转运箱的四条棱角外部均设有一根垂直设置的角铝,角铝的上端与转运箱顶部齐平,角铝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沉头螺钉与转运箱的侧板固定连接,转运箱的底部设有支撑加强结构,转运箱的侧板外部在相邻两根角铝之间均设有一块加强连接板,其中两块相对的加强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一个U型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敞口且呈长方体形状的转运箱,转运箱内设有至少两块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将转运箱分隔为呈矩形阵列布置的若干个电源放置槽,转运箱的四条棱角外部均设有一根垂直设置的角铝,角铝的上端与转运箱顶部齐平,角铝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沉头螺钉与转运箱的侧板固定连接,转运箱的底部设有支撑加强结构,转运箱的侧板外部在相邻两根角铝之间均设有一块加强连接板,其中两块相对的加强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一个U型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机电源装配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加强结构包括两块支撑条板,两块支撑条板分别沿转运箱的底板的两条对角线布置,每块支撑条板的两端均对应与邻近的角铝下端内侧接触,一块支撑条板的中部上表面和另一块支撑条板的中部下表面均开设有一个菱形槽,菱形槽的深度等于支撑条板厚度的一半,两个菱形槽扣合在一起使两块支撑条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四根角铝下端边沿与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青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