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筒、光学成像镜头和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设备成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镜筒、光学成像镜头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成像镜片组中,除主要用于成像的透镜外,通常会在透镜间设置环型光学元件,以使得透镜之间具有适当的光学间距。当有其他光学元件如遮光片等的搭配需求时,仅能将遮光片设置于环型光学元件的两侧与邻近的透镜之间,故现有相关制造及组装的技术难以将遮光片调整到对应光轴的适切位置。再者,现有的环形光学元件通常使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制造而成,其表面光滑明亮而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因而无法有效衰减杂散光入射至环形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光强度,导致杂散光反射至成像面进而影响成像品质。因此,如何改良环形光学元件与遮光片的结构,得以将遮光片调整并定位于适切位置,并降低环形光学元件的杂散光反射,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另外,对于传统的镜头,多个镜片组装于同一镜筒中,各镜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基本确定,不能进行调节,镜片一旦组装于镜筒内,镜头质量即确定,这也使得对于镜筒和镜片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镜片数量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筒,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镜筒(10),所述第一镜筒(10)的物侧端具有第一连接结构(20);/n第二镜筒(30),所述第二镜筒(30)的像侧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40);/n遮光元件(50),所述遮光元件(5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镜筒(10),所述第一镜筒(10)的物侧端具有第一连接结构(20);
第二镜筒(30),所述第二镜筒(30)的像侧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40);
遮光元件(50),所述遮光元件(5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向靠近所述镜筒的光轴(60)方向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外承接面(21)、第一轴向连接面(22)和第一内承接面(23),所述第一内承接面(23)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承接面(21)靠近所述第一镜筒(10)的像侧端;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向靠近所述光轴(60)方向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外承接面(41)、第二轴向连接面(42)和第二内承接面(43),所述第二外承接面(41)相对于所述第二内承接面(43)靠近所述第二镜筒(30)的物侧端;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连接后,所述第一轴向连接面(22)和所述第二轴向连接面(42)抵接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内承接面(23)与所述第二内承接面(43)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间隔,所述遮光元件(50)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承接面(21)与所述第二外承接面(4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用于容置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承接面(23)的长度H1大于等于0.06毫米且小于等于1.0毫米;和/或
所述第二内承接面(43)的长度H2大于等于0.06毫米且小于等于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沿所述镜筒的光轴(60)方向的厚度t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沿所述光轴(60)方向的厚度t2之间满足:0.2<t1/t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变,张芳,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