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惠言专利>正文

一种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01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所述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供暖机构、热水机构、防护机构、连接机构、保温机构和锁止万向轮,所述供暖机构安装于第一冷却水管和第二冷却水管之间,所述供暖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通槽、风扇、供暖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安装通槽开设于安装板中,且风扇和供暖管均安装于安装通槽中,所述供暖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冷却水管连通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具有可对用户提供冬季供暖和提供热水,降低用户冬季用电供暖的能耗,节能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压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空压机为空气压缩机的简称,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离心式压缩机是非常大的应用程序。空压机在运行时,其内部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一般通过冷却水设备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冷却水对空压机进行降温后会携带一定的热量出来,这些热量一般直接流失,造成了较多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对用户提供冬季供暖和提供热水,降低用户冬季用电供暖的能耗,节能环保的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管和第二冷却水管;供暖机构,所述供暖机构安装于第一冷却水管和第二冷却水管之间,所述供暖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通槽、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冷却水管(1)和第二冷却水管(2);/n供暖机构(3),所述供暖机构(3)安装于第一冷却水管(1)和第二冷却水管(2)之间,所述供暖机构(3)包括安装板(31)、安装通槽(32)、风扇(33)、供暖管(34)、第一进水管(35)和第一出水管(36),所述安装通槽(32)开设于安装板(31)中,且风扇(33)和供暖管(34)均安装于安装通槽(32)中,所述供暖管(34)的一端通过第一进水管(35)与第一冷却水管(1)连通设置,且供暖管(3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水管(36)与第二冷却水管(2)连通设置,所述供暖管(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过多散热损失的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却水管(1)和第二冷却水管(2);
供暖机构(3),所述供暖机构(3)安装于第一冷却水管(1)和第二冷却水管(2)之间,所述供暖机构(3)包括安装板(31)、安装通槽(32)、风扇(33)、供暖管(34)、第一进水管(35)和第一出水管(36),所述安装通槽(32)开设于安装板(31)中,且风扇(33)和供暖管(34)均安装于安装通槽(32)中,所述供暖管(34)的一端通过第一进水管(35)与第一冷却水管(1)连通设置,且供暖管(3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水管(36)与第二冷却水管(2)连通设置,所述供暖管(34)回旋构成与水平面具有特定角度的盘形,所述盘形可以是矩形回旋或者圆形回旋,沿所述供暖管(34)长度方向套接有扩展翼(37),所述扩展翼(37)由左右卡扣式弧形半管组成,所述供暖管(34)构成的盘形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特定角度可以通过螺纹装置进行调节,所述扩展翼(37)在供暖管(34)上的角度是可以调节的,所述扩展翼(37)的翼长大于两个供暖管(34)轴线间距的一半;
热水机构(4),所述热水机构(4)安装于第一冷却水管(1)和第二冷却水管(2)之间,所述热水机构(4)包括水箱(41)、储水腔(42)、密封盖(43)、扣槽(44)、导热管(45)、第二进水管(46)、第二出水管(47)、导水管(48)、排水管(49)和控制阀(49a),所述储水腔(42)开设于水箱(41)中,且密封盖(43)转动连接于储水腔(42)的开口处,所述扣槽(44)开设于密封盖(43)的上侧侧壁中,所述导热管(45)固定安装于储水腔(42)中,所述导热管(45)的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46)与第一冷却水管(1)连通设置,且导热管(4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出水管(47)与第二冷却水管(2)连通设置,所述导水管(48)竖直固定安装于水箱(41)的上侧侧壁上并与储水腔(42)连通,所述排水管(49)安装于水箱(41)的侧壁上并与储水腔(42)的内底部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49a)安装于排水管(49)上;
防护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言宋长云
申请(专利权)人:张惠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