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装置及踢脚线电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0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6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控制装置及踢脚线电暖器,其中,控制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侧适配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侧用于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适配安装,以使所述供电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固定为整体结构;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适配连接处,和/或,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的适配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结构。本公开的控制装置,将供电单元、显示单元及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装配为整体结构,节约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利于控制电暖器的体积;同时以整体结构设计防水结构,既实现有效防水,又能进一步减小供电单元和显示单元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装置及踢脚线电暖器
本公开涉及电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及踢脚线电暖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踢脚线式电暖器逐渐成为人们的供暖新选择。踢脚线电暖器是外型为地脚线形式的取暖装置,踢脚线电暖器将地脚线与电暖器有机结合,既不占用空间又达到了取暖的目的。相关技术中的踢脚线电暖器,需满足IPX4级别的防护要求,但其电源部分及数码交互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需要分别单独的为电源部分、数码交互部分做防水等防护设计,导致电源部分及数码交互部分占用空间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及踢脚线电暖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设置于踢脚线电暖器,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侧适配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侧用于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适配安装,以使所述供电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固定为整体结构;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适配连接处,和/或,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的适配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结构。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适配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适配连接处形成第一防水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第一挡墙适配安装;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搭接部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用于防止水由所述第一安装孔进入所述供电单元的内腔。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墙向所述显示单元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可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端部具有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内腔用于安装第一电路板。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盖体用于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的边缘设置挡边,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形状相适配。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端部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且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形成第二内腔。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面板及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的第一侧适配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发光部的第二侧与所述显示面板适配安装;所述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装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发光部之间,以形成第二防水结构。可选地,沿所述发光部第二侧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显示面板上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挡片上设置通孔;所述显示面板的凸起结构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装配。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踢脚线电暖器,包括盖板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盖板固定装配。可选地,所述盖板用于装配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显示单元的第二侧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向边缘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与发光部之间。可选地,所述盖板设置有向所述供电单元的方向延伸的折边,所述挡片与所述折边垂直连接,且所述折边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向边缘抵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控制装置,将供电单元、显示单元及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装配为整体结构,节约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利于减小踢脚线电暖器的体积。同时本公开便于对控制装置整体设计防水结构,而不需为供电单元、显示单元单独设置防水结构,既实现有效防水,又能进一步减小供电单元和显示单元的占用空间。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踢脚线电暖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踢脚线电暖器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爆炸示意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爆炸示意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随着技术的进步,踢脚线式电暖器逐渐成为人们的供暖新选择。踢脚线电暖器是外型为地脚线形式的取暖装置,踢脚线电暖器将地脚线与电暖器有机结合,既不占用空间又达到了取暖的目的。相关技术中的踢脚线电暖器,需满足IPX4级别的防护要求,但其电源部分及数码交互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在电暖器中分别存在,各自占据独立空间,因此电源部分及数码交互部分占用的空间较大。此外,相关技术中由于电源部分及数码交互部分分别存在,需要分别单独的为电源部分、数码交互部分做防水等防护设计,加工多有不便,并进一步增大了占用空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控制装置,设置于踢脚线电暖器,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显示单元,显示单元的第一侧适配安装于第一安装部;显示单元的第二侧用于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适配安装,以使供电单元、显示单元与盖板固定为整体结构;显示单元与第一安装部的适配连接处,和/或,显示单元与盖板的适配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结构。本公开的控制装置,将供电单元、显示单元及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装配为整体结构,节约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利于减小踢脚线电暖器的体积。同时本公开便于对控制装置整体设计防水结构,而不需为供电单元、显示单元单独设置防水结构,既实现有效防水,又能进一步减小供电单元和显示单元的占用空间。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设置于踢脚线电暖器。其中,控制装置1包括:供电单元10及显示单元20。其中,供电单元10比如可以是踢脚线电暖器的电源部分,用于对踢脚线电暖器的加热部分(比如加热片)进行供电。显示单元20比如可以是踢脚线电暖器的温度显示部分,用于显示温度,并可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结合图2所示,供电单元10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01,显示单元20的第一侧适配安装于第一安装部101;显示单元20的第二侧用于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3适配安装,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0通过显示单元20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3固定为整体结构,三者之间互相适配,有效节约供电单元及显示单元的占用空间,利于控制踢脚线电暖器的体积。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0、显示单元20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3构成的整体结构,更利于节约空间,并且便于有效的设置防水结构。比如,在显示单元20与供电单元10的第一安装部101的适配连接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设置于踢脚线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n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侧适配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侧用于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适配安装,以使所述供电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固定为整体结构;/n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适配连接处,和/或,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的适配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装置,设置于踢脚线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侧适配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侧用于与踢脚线电暖器的盖板适配安装,以使所述供电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固定为整体结构;
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适配连接处,和/或,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盖板的适配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适配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适配连接处形成第一防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第一挡墙适配安装;
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搭接部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用于防止水由所述第一安装孔进入所述供电单元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向所述显示单元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端部具有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内腔用于安装第一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形成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盖体用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宁国旗姚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