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煤炭开采中,开采煤层及其顶板、底板呈层状分布,并且各岩层物理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煤矿巷道围岩单轴抗压强度不高,巷道围岩从表面到深部依次分布有塑性区、弹性区,弹性区包围塑性区。研究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一直是巷道支护的重要内容。由于塑性区的存在,碎石掉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对巷道内部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多采用摄像头对巷道的内部进行实时监测,但摄像头缺少防护,在意外状况下容易受损,同时摄像头的位置多为固定不变的,无法自行进行高度调节和旋转调节,造成摄像头的监测范围存有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对摄像头进行防护,使摄像头在意外状况下不易损坏,且能够对摄像头进行升降和旋转调节,并扩大摄像头的监测范围,实时监测使得后台人员第一时间知晓巷道内部围岩碎落情况并采取相关报警措施的监测设备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方法,包括壳体(1)和摄像头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万向轮(4),所述壳体(1)内腔的上方栓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所述隔板(3)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19),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箱体(7),所述箱体(7)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连接块(8),所述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的顶端均贯穿至连接块(8)的上方并与其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箱体(7)的上方设置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栓接有转动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及其监测方法,包括壳体(1)和摄像头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万向轮(4),所述壳体(1)内腔的上方栓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所述隔板(3)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19),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箱体(7),所述箱体(7)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连接块(8),所述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的顶端均贯穿至连接块(8)的上方并与其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箱体(7)的上方设置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栓接有转动柱(10),且转动柱(10)的底端贯穿至箱体(7)的内部并与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7)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18),所述转盘(9)的顶部栓接有防护壳(11),所述防护壳(11)内腔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器(12),所述减震器(12)的顶部安装有横板(13),且摄像头本体(2)安装在横板(13)的顶部,所述壳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扣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15),所述防护壳(1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板(16),且减震弹簧(15)的顶端与防护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防护壳(11)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封闭门(17),所述防护壳(11)的正面安装有玻璃窗(14),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3)的下方设置有防滑机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8)包括驱动电机(181)、第一锥形齿轮(182)和第一齿轮盘(183),所述第一齿轮盘(183)栓接在转动柱(10)的表面,所述第一齿轮盘(183)与第一锥形齿轮(18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82)与驱动电机(181)的输出轴卡接,且驱动电机(181)安装在箱体(7)内腔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9)包括双轴电机(191)、转杆(192)、第二锥形齿轮(194)和第二齿轮盘(193),所述转杆(192)的数量为2个并分别与双轴电机(191)两侧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94)栓接在转杆(192)远离双轴电机(191)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盘(193)的数量为2个并分别栓接在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的表面,且第二锥形齿轮(194)与第二齿轮盘(193)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顶部且位于双轴电机(191)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竖板(26),所述竖板(26)的表面嵌设有轴承(27),且转杆(192)与轴承(27)的内圈栓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内部围岩碎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21)包括液压缸(211)、底板(212)和梯形楞(213),所述液压缸(211)栓接在隔板(3)的底部,所述底板(212)的顶部与液压缸(211)的输出栓接,所述梯形楞(213)设置在底板(212)的底部,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底板(212)配合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镐振,孙光中,魏海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