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运输攀架抗风减震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运输攀架抗风减震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移动脚手架使不可或缺的一种设备,与大型机械设备比起来它的价格没有那么昂贵,而且他要比大型设备灵活、方便很多。它在施工现场可以为工人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的问题。它还具有装拆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所以移动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运用使十分广泛的,由于组成脚手架杆件底部立柱稳定性能不足是致使脚手架垮塌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个构件的稳定性能是足够的,构件就不会破坏,反之,稳定性能不够,构件整体就会发生相应破坏。在前述的脚手架垮塌造成的重大事故中,有的就是由于承担脚手架荷重的一个杆件或者几个杆件的支撑稳定性能不足造成的,但是移动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它又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底座安装不符合规定、剪刀撑不符合规定、容易倾覆等,在这其中易倾覆这个问题尤为明显。所以移动脚手架防倾覆问题急需解决,现阶段工地中脚手架搭设不合规范要求,有时在脚手架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对脚手架进行受力验算,加固支撑和锚点加固等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运输攀架抗风减震结构体系,包括上板(2)、固定座(3)、外包板(4)、里层管板(5)、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6)、中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7)、中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8)、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9)、内侧挤压软围盘(10)、中内侧挤压软围盘(11)、中外侧挤压软围盘(12)、外侧挤压软围盘(13)、黏弹性变形材料里侧夹层(14)、变形材料拉伸预留里侧区域(15)、黏弹性变形材料外侧夹层(16)、变形材料拉伸预留外侧区域(17)、位移限制穿杆(18)、固定件(19)、振动效应抗击加强内层(20)、振动效应抗击加强夹层(21)、振动效应抗击加强外层(22),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运输攀架抗风减震结构体系,包括上板(2)、固定座(3)、外包板(4)、里层管板(5)、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6)、中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7)、中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8)、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9)、内侧挤压软围盘(10)、中内侧挤压软围盘(11)、中外侧挤压软围盘(12)、外侧挤压软围盘(13)、黏弹性变形材料里侧夹层(14)、变形材料拉伸预留里侧区域(15)、黏弹性变形材料外侧夹层(16)、变形材料拉伸预留外侧区域(17)、位移限制穿杆(18)、固定件(19)、振动效应抗击加强内层(20)、振动效应抗击加强夹层(21)、振动效应抗击加强外层(22),其特征在于:
施工运输攀架抗风减震结构体系的底部设置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中心部位及中部外侧的上方分别固定里层管板(5)、外包板(4),边缘处开设安装口(23),所述里层管板(5)配合施工运输攀架承载柱(1)插入,里层管板(5)、外包板(4)的顶部固定上板(2)形成封闭的环状空腔,环状空腔中由内至外依次固定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6)、中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7)、中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8)、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9),紧靠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6)内侧设置内侧挤压软围盘(10),紧靠中内侧弧形单元连接板(7)内侧设置中内侧挤压软围盘(11),所述内侧挤压软围盘(10)和中内侧挤压软围盘(11)之间填充黏弹性变形材料里侧夹层(14),所述黏弹性变形材料里侧夹层(14)的上下两端预留变形材料拉伸预留里侧区域(15),紧靠中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8)内侧设置中外侧挤压软围盘(12),紧靠外侧弧形单元连接板(9)内侧设置外侧挤压软围盘(13),所述中外侧挤压软围盘(12)和外侧挤压软围盘(13)之间填充黏弹性变形材料外侧夹层(16),所述黏弹性变形材料外侧夹层(16)的上下两端预留变形材料拉伸预留外侧区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