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76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体系包括框柱、节点板和模块单元;节点板包括竖向节点板和水平节点板,节点板与框柱连接;模块单元包括水平梁、立柱和角件,水平梁和立柱呈框架布置、交汇处通过角件相连;模块单元置于水平节点板上,通过角件及水平梁与竖向节点板可拆卸连接,通过立柱与框柱贴合锁紧形成组合柱,上下模块单元通过角件与水平节点板可拆卸组合。框柱与立柱装配成组合式立柱,可有效增强整个体系的竖向承载能力,并且同一框柱与多跟立柱装配,可辅助增强上、下模块单元拉压力的传递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角件、水平梁与节点板组合,形成加强式节点,可分担模块单元内的受力,并能增大模块单元间弯矩的传递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全预制式钢结构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钢模块结构是一种全预制式钢结构体系,其结构体系是由单个结构稳定的模块框架在现场拼接而成。该结构体系可实现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现场仅需简单装配,建造速度快。现有钢模块结构大都通过模块单元间连接节点相连,主体结构立柱和横梁均通过模块单元内小尺寸结构件组成,多柱多梁仅在模块单元角部拼接,组合作用较弱。并且小尺寸柱叠合而成的构件,难以发挥组合效应,使得钢模块结构体系抗侧性能通常较弱,难以应用于高层建筑。另外,钢模块单元间节点通常采用螺栓或榫卯式插销连接,其竖向承压能力可通过立柱之间直接挤压传递,而节点的抗弯以及抗拉承载能力则缺乏有效嵌固,导致节点抗弯和抗拉刚度及承载能力通常较低,在地震力作用下在某些边柱位置可能产生拉拔效应导致受拉变形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抗侧性能好、受拉变形小的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柱、节点板和模块单元;/n节点板包括竖向节点板和水平节点板,节点板与框柱连接;/n模块单元包括水平梁、立柱和角件,水平梁和立柱呈框架布置、交汇处通过角件相连;/n模块单元置于水平节点板上,通过角件及水平梁与竖向节点板可拆卸连接,通过立柱与框柱对应区段贴合锁紧形成组合柱,上下模块单元通过角件与水平节点板可拆卸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柱、节点板和模块单元;
节点板包括竖向节点板和水平节点板,节点板与框柱连接;
模块单元包括水平梁、立柱和角件,水平梁和立柱呈框架布置、交汇处通过角件相连;
模块单元置于水平节点板上,通过角件及水平梁与竖向节点板可拆卸连接,通过立柱与框柱对应区段贴合锁紧形成组合柱,上下模块单元通过角件与水平节点板可拆卸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柱包括三类,分别为L型框柱、T型框柱及十字型框柱;柱体上沿高度方向设置若干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节点板的中部设有避让槽,实体上开设关于避让槽对称布置的若干装配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节点板上均布多组关于其中心对称布置的装配孔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为空心六面体,一端面上开设螺栓孔、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施工孔,外侧相邻两侧面开设螺栓孔,内侧相邻两侧面开设施工孔;角件以其端面立于所述水平节点板上通过穿过螺栓孔与装配孔的紧固件锁紧,以其外侧面与所述竖向节点板通过穿过螺栓孔与装配孔组的紧固件锁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钢模块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开口柱,非开口侧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玉洁田沛丰周凌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