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ICP技术的W型咬合桩加固土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MICP技术对桩周土体进行生物加固作用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生物技术固定建筑物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然而建设用地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改良(固化)不能满足工程需求的土地则成了必经之路。传统的土壤改良方法往往利用水泥或者通过添加一系列污染性较强的化学建材进行灌浆来加固土壤。水泥存在高耗能的问题,而有毒的化学灌浆可能对周围土壤、地下水、矿产等资源甚至动、植物、人体等产生有害影响,也可能在灌浆过程宏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就一种新型环保的土壤加固方法和装置就变得十分迫切。近年来,利用微生物进行土体加固技术迅速发展,MICP技术就是其中富有特点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不良土壤中灌注菌液以及营养盐,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快速得到方解石凝胶,改善了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方程式为。该方法具有施工扰动小,灌浆压力低,加固效果好、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在土体加固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咬合桩围护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ICP技术的W型咬合桩加固土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S1:利用钻机在基坑的周围钻设若干均匀间隔的素孔;/nS2:在每一排素孔中间隔设置若干MICP注浆装置;每个MICP注浆装置由若干注浆管节(7)顺次组装拼接而成,其底部通过注浆腿(11)插入桩端土体中,内部设有底端封闭的注浆通道,注浆软管(5)伸出桩顶并于外部压力注浆机相连,各注浆管节(7)上连接一条由管帽(8)临时封堵出浆口的出浆管,出浆管的出浆口朝向待加固土体一侧,且其端部的管帽(8)贴合素孔孔壁土体;/nS3:在每一排素孔中两侧分别设置插入式电极(12),两侧的插入式电极(12)沉入素孔中,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ICP技术的W型咬合桩加固土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利用钻机在基坑的周围钻设若干均匀间隔的素孔;
S2:在每一排素孔中间隔设置若干MICP注浆装置;每个MICP注浆装置由若干注浆管节(7)顺次组装拼接而成,其底部通过注浆腿(11)插入桩端土体中,内部设有底端封闭的注浆通道,注浆软管(5)伸出桩顶并于外部压力注浆机相连,各注浆管节(7)上连接一条由管帽(8)临时封堵出浆口的出浆管,出浆管的出浆口朝向待加固土体一侧,且其端部的管帽(8)贴合素孔孔壁土体;
S3:在每一排素孔中两侧分别设置插入式电极(12),两侧的插入式电极(12)沉入素孔中,分别通过电缆线(4)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构成电解系统;
S4:对素孔中的MICP注浆装置和插入式电极(12)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对素孔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形成素桩(1);
S5:在素桩(1)的桩身混凝土初凝前,将钻机向基坑外侧平移一段距离,然后对相邻的素桩(1)部分桩体以及土体进行切割钻孔,在两两素孔之间形成荤孔;
S6:对荤孔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再将钢筋笼(3)一次插入桩身混凝土中至设计标高,形成荤桩(2),荤桩(2)和素桩(1)的轴线在平面上呈W型交替布置,形成W型咬合桩;
S7:待W型咬合桩的桩身混凝土初凝后,使用压力注浆机通过注浆软管(5)对MICP注浆装置进行压力注浆,且每一排素孔中相邻两个MICP注浆装置中注入的浆液不同,其中一个为MICP菌液,另一个为MICP胶结液;MICP菌液和MICP胶结液分别冲开注浆管节(7)上的管帽(8)渗入到桩周土体中,在桩周土体中接触后充分反应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S8:在S7的注浆工序完成至MICP菌液与MICP胶结液反应完全后,对W型咬合桩中预埋的电解系统进行通电,对MICP技术反应后产生的污染物质进行电解后处理,去除桩周土体中的酸性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ICP技术的W型咬合桩加固土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加固多个方向土体时,在素桩(1)桩身布置多个方向的出浆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飞,邱欣晨,杨涛,王奎华,郭智刚,李云祥,黄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