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植物中药组合物、改性麻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68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改性麻纤维及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黄岑提取物、山竹果壳提取物、黄柏提取物和单宁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可以用于改性处理麻纤维,有效提高了麻纤维的抗菌防霉防紫外线功能,处理后的麻纤维功能性更好,且功能更持久,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对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清香宜人,生态性好。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麻纤维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工艺运行可靠,解决了现有用于提高麻纤维抗菌、防霉、防紫外线性能的改性剂大多是有机合成产品,存在抗菌防霉防紫外线效果不好且功能持久性不高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霉植物中药组合物、改性麻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改性麻纤维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纺织行业中,麻纤维由于其吸湿散湿快、传热导热迅速、光泽好、凉爽透气等独特的优良性质,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作为纺织原材料。然而麻纤维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足,如抗皱免烫性差,再者,由于化学脱胶和漂白的原因,使其原有的一定的抗菌、防霉、防紫外线功能大大降低,从而易发霉,易滋生细菌和防紫外线功能弱等。目前,为了提高麻纤维的抗菌、防霉、防紫外线功能,通过需要利用改性剂对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目前使用的抗菌防霉防紫外线功能剂主要是有机(合成)抗菌防霉防紫外线功能剂,严格的说绝大多数这类功能剂都属于农药的范畴,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且这类功能剂大部分是通过后整理的方法附着于麻纤维表面,耐水洗性差,功能持久性不好。因此,以上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用于微生物固定化的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由于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一般更强调不被微生物分解,有效期长,因此一般起不到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的原料:黄岑提取物、山竹果壳提取物、黄柏提取物和单宁酸;其中,所述黄岑提取物、山竹果壳提取物与黄柏提取物是分别将黄岑、山竹果壳与黄柏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有效成分并干燥形成的粉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的原料:黄岑提取物、山竹果壳提取物、黄柏提取物和单宁酸;其中,所述黄岑提取物、山竹果壳提取物与黄柏提取物是分别将黄岑、山竹果壳与黄柏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有效成分并干燥形成的粉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黄岑提取物15-25份,山竹果壳提取物20-30份,黄柏提取物25-30份和单宁酸20-25份。


3.一种改性麻纤维,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对麻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所述改性麻纤维具有抗菌性能、防霉性能以及防紫外线性能。


4.一种改性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防霉的植物中药组合物加水进行溶解,过滤,得到中药溶解液;按照比例称取麻纤维加入至所述中药溶解液中,加热至70℃-85℃并超声处理,洗至酸碱度达到中性,烘干,得到所述改性麻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遵元赵心语于湖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迭代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