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6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上方设置有导电杆,所述金属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延时螺杆,所述延时螺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延时板,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方设置有离心轮,所述离心轮的右侧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棘轮,所述承接杆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杆。该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通过承接杆与金属板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通过缝衣针进行缝纫练习时,防止由于技巧生疏而被缝衣针扎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
,具体为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
技术介绍
缝纫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现有专业的缝纫工,特指服装类生产工人,如果为女性工作者,则称之为“女工”,另外缝纫的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一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缝缀兽皮。在进行缝纫操作时,需要使用缝衣针衣物进行缝纫,如果是新手在练习缝纫技巧时,很有可能因为缝纫技巧的生疏,导致出现缝衣针扎手的事故发生,甚至对手指造成严重伤害,故需要设计一种面向新手的缝纫针,防止在缝纫时被缝衣针扎手。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具备在通过缝衣针进行缝纫练习时,防止由于技巧生疏而被缝衣针扎手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缝纫针在通过缝衣针进行缝纫练习时,无法防止由于技巧生疏而被缝衣针扎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在通过缝衣针进行缝纫练习时,防止由于技巧生疏而被缝衣针扎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上方设置有导电杆,所述金属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延时螺杆,所述延时螺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延时板,所述承接杆的左侧啮合连接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二节杆,所述二节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方设置有离心轮,所述离心轮的右侧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棘轮,所述承接杆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杆。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右侧设置有隔离板。优选的,所述针头的顶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棘轮通过皮带与离心轮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杆,保持拉杆直线移动。优选的,所述离心轮的表面穿插设置有离心杆。优选的,所述棘轮与承接杆单向向下啮合传动。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右侧设置成圆球状,在向右移动时对隔离板的弧形面进行挤压,使隔离板上下移动打开针管。(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通过承接杆与金属板的配合使用,在新手练习缝纫时,一旦出现失误,导致缝衣针扎向手指时,由于手指的硬度远大于衣物,故针头会被手指挤压,相对于针管发生移动。导致针头相对于针管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上方的金属板上移,使得金属板插入到导电杆之间,进而使导电杆通电,而导电杆与控制动力轮的电机连接,故电机启动导致动力轮逆时针转动,由于动力轮与承接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故承接杆被快速向上带动使下方的针头对手指的挤压力急剧减小,直到无法伤害手指。在手指远离针头后,由于金属板越过导电杆不在与之接触,在针头顶部设置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针头带动承接杆复位移动,由于金属板上方的延时螺杆需要与延时板啮合传动,故针头不会立刻复位,防止了针头突然冲出复位,而由于承接杆与棘轮单向向下啮合传动,因此棘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左侧的离心轮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轮表面穿插设置的离心杆向远离轮心方向移动,对下方的挡板产生挤压,使得挡板通过连接杆对下方的二节杆产生挤压,导致二节杆向下偏转,拉动右侧拉杆,使拉杆带动动力轮向左移动,不在与承接杆啮合接触,故在承接杆复位时,当金属板再次与导电杆接触时,不会再受到动力轮的啮合力作用。基于以上表述,当针头扎在手指上时,承接杆会快速带动针头缩进到针管内,避免针头扎破手指,从而达到了在通过缝衣针进行缝纫练习时,防止由于技巧生疏而被缝衣针扎手的效果。2、该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通过挤压杆与隔离板的配合使用,在控制动力轮的电机被打开时,电机会在针管内部产生一定的稳定,此时随着承接杆的移动,承接杆右侧设置的弧形凸起对挤压杆造成挤压,使挤压杆间歇性的向右移动,对隔离板进行挤压,使其将针管打开,从而达到了在针管内部电机启动时打开针管进行散热,防止针管热量过大而难以拿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整体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与承接杆连接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离心轮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挤压杆与隔离板连接示意图。图中:1-针管、2-针头、3-承接杆、4-金属板、5-导电杆、6-延时螺杆、7-延时板、8-动力轮、9-拉杆、10-二节杆、11-连接杆、12-挡板、13-离心轮、14-棘轮、15-挤压杆、16-隔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包括针管1,针管1的材料是不锈钢,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被腐蚀,极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企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管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针头2,针头2的顶部设置有复位弹簧,针头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杆3,承接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板4,金属板4的上方设置有导电杆5,金属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延时螺杆6,延时螺杆6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延时板7,承接杆3的左侧啮合连接有动力轮8,动力轮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拉杆9,拉杆9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杆,保持拉杆9直线移动,拉杆9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二节杆10,二节杆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上方设置有离心轮13,离心轮13的表面穿插设置有离心杆,离心轮13的右侧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棘轮14,棘轮14与承接杆3单向向下啮合传动,棘轮14通过皮带与离心轮13转动连接,承接杆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杆15,挤压杆15的材料是不锈钢,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被腐蚀,挤压杆15的右侧设置成圆球状,在向右移动时对隔离板16的弧形面进行挤压,使隔离板16上下移动打开针管1,挤压杆15的右侧设置有隔离板16。在新手练习缝纫时,一旦出现失误,导致缝衣针扎向手指时,由于手指的硬度远大于衣物,故针头2会被手指挤压,相对于针管1发生移动。导致针头2相对于针管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上方的金属板4上移,使得金属板4插入到导电杆5之间,进而使导电杆5通电,而导电杆5与控制动力轮8的电机连接,故电机启动导致动力轮8逆时针转动,由于动力轮8与承接杆3的侧面啮合连接,故承接杆3被快速向上带动使下方的针头2对手指的挤压力急剧减小,直到无法伤害手指。在手指远离针头2后,由于金属板4越过导电杆5不在与之接触,在针头2顶部设置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针头2带动承接杆3复位移动,由于金属板4上方的延时螺杆6需要与延时板7啮合传动,故针头2不会立刻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包括针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针头(2),所述针头(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杆(3),所述承接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板(4),所述金属板(4)的上方设置有导电杆(5),所述金属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延时螺杆(6),所述延时螺杆(6)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延时板(7),所述承接杆(3)的左侧啮合连接有动力轮(8),所述动力轮(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二节杆(10),所述二节杆(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上方设置有离心轮(13),所述离心轮(13)的右侧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棘轮(14),所述承接杆(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包括针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针头(2),所述针头(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杆(3),所述承接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板(4),所述金属板(4)的上方设置有导电杆(5),所述金属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延时螺杆(6),所述延时螺杆(6)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延时板(7),所述承接杆(3)的左侧啮合连接有动力轮(8),所述动力轮(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二节杆(10),所述二节杆(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上方设置有离心轮(13),所述离心轮(13)的右侧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棘轮(14),所述承接杆(3)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手且可以避免扎手的缝衣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15)的右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时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理菡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