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微藻生产生物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微藻生产生物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藻是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的重要光合微生物,能有效利用光能和CO2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生物燃料、食品、饲料和高价值的生物质材料。此外,作为一种高效光合作用微型细胞工厂,微藻的生长速率远远高于其他的陆生植物。因此,微藻作为天然生物质材料的微生物反应器有着巨大的研究和市场应用价值,近年来在生产可再生生物燃料和高价值产品方面被广泛研究。目前微藻的研究通常是在实验室规模中,利用烧瓶、培养板或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这些培养体系对了解藻类的基本生物特性,以及各种培养条件(如光照强度、光照周期、温度、培养基浓度、CO2浓度、pH值)对藻类生长和生物质产量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要进一步优化各种藻类生物质产量,则需要监测不同培养条件与生物质产量之间的关系,而现有手段却难以实现多种培养条件变量的复合优化。虾青素(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是很多植物、藻类以及海洋生物都能够生产的一种纯天然抗氧化物质。据报道,虾青素可以用于药理作用的研究如抗氧化、消炎、免疫调节、抗癌以及抗糖尿病。其抗氧化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38倍,是维他命E的500倍。由于其有效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广泛的药理学应用潜力,虾青素近来备受青睐。但是,即使有如此多潜在的优点,天然的虾青素产量非常低导致市场价格超高。2013年,虾青素的市场价格达到了每千克58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微电极基片层、培养腔室层以及气动控制层;/n所述培养腔室层包括在所述培养腔室层和所述微电极基片层之间形成的一列或多列流道,每列流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培养腔室,所述流道包括常通的第一流道和设置在常通的第一流道与培养腔室之间的常闭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向下凸设而成的凸体,所述凸体的底端与微电极基片层抵接;/n所述气动控制层包括对应于培养腔室层上的一个或多个培养腔室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气动控制腔室,各气动控制腔室位于各培养腔室的上方,且覆盖培养腔室和培养腔室两侧的常闭的第二流道;/n所述微电极基片层包括基片和所述基片上的对应于培养腔室层上的一个或多个培养腔室和气动控制层上的一个或多个气动控制腔室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微电极对,各微电极对位于各培养腔室内;/n对所述气动控制腔室施加负压时,所述常闭的第二流道可因气动控制腔室中施加的负压而向上抬起,从而使培养腔室与第一流道连通;/n对所述气动控制腔室未施加负压时,所述第二流道抵接微电极基片层,从而阻断培养腔室与第一流道之间的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微电极基片层、培养腔室层以及气动控制层;
所述培养腔室层包括在所述培养腔室层和所述微电极基片层之间形成的一列或多列流道,每列流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培养腔室,所述流道包括常通的第一流道和设置在常通的第一流道与培养腔室之间的常闭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向下凸设而成的凸体,所述凸体的底端与微电极基片层抵接;
所述气动控制层包括对应于培养腔室层上的一个或多个培养腔室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气动控制腔室,各气动控制腔室位于各培养腔室的上方,且覆盖培养腔室和培养腔室两侧的常闭的第二流道;
所述微电极基片层包括基片和所述基片上的对应于培养腔室层上的一个或多个培养腔室和气动控制层上的一个或多个气动控制腔室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微电极对,各微电极对位于各培养腔室内;
对所述气动控制腔室施加负压时,所述常闭的第二流道可因气动控制腔室中施加的负压而向上抬起,从而使培养腔室与第一流道连通;
对所述气动控制腔室未施加负压时,所述第二流道抵接微电极基片层,从而阻断培养腔室与第一流道之间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层的厚度大于培养腔室层;优选地,所述气动控制层的厚度为60~160μm,所述培养腔室层的厚度为5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列流道的两端处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优选地,所述入口与出口的直径为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室自顶端向下设有一个或多个微柱,所述微柱的底端与微电极基片层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室为内部凹设形成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宰源,宋惠雪,姚俊伊,宋子一,金絃洙,崔胤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