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式移液管架,属于移液管架技术领域,在放置移液管时能将移液管竖立放置,便于移液管中的液体流出。包括四块竖直板、积水盘、能放置在积水盘内的圆锥台底座和能套设在移液管上且设有挂钩的硅胶圈;圆锥台底座水平放置在积水盘内;在圆锥台底座的上表面上竖直向上设有一根能水平转动的竖直柱,四块竖直板的内侧表面分别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式移液管架
本技术涉及移液管架
,具体涉及一种挂式移液管架。
技术介绍
实验室或者医院那种能多次性用的移液管,一般都是一根吸嘴端管口小于硅胶吸球连接端管口的透明玻璃管。目前在移液管使用完后,一般都是将移液管水平放置存放。水平放置存放的移液管会出现残留在移液管中的液体不易从管口流出,导致在使用移液管时移液管内仍然有液体,移液管内残存的液体就可能会影响移液管的后续使用。因此,设计一种能竖立放置移液管的移液管架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移液管架平放移液管导致移液管中的液体不易流出而影响移液管后续使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放置移液管时能将移液管竖立放置,便于移液管中的液体流出,使用方便的一种挂式移液管架。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挂式移液管架,包括四块竖直板、积水盘、能放置在积水盘内的圆锥台底座和能套设在移液管上且设有挂钩的硅胶圈;圆锥台底座水平放置在积水盘内;在圆锥台底座的上表面上竖直向上设有一根能水平转动的竖直柱,四块竖直板的内侧表面分别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在需要转动竖直板时,只要用手转动竖直板,与竖直板相连接的竖直柱就会转动,从而带动竖直板转动。在放置移液管时,通过移液管上的挂钩就能把移液管挂在任意块竖直板的上表面上;移液管中的液体就会沿着竖立放置的移液管的下管口往下流出并滴落在积水盘中,从而保证了在下次使用移液管时移液管中没有残留有液体,本方案在放置移液管时能将移液管竖立放置,便于移液管中的液体流出,使用方便。作为优选,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分别竖直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的槽腔横截面呈“T”字形;在每块竖直板的内侧面设有与竖直滑槽相匹配的连接卡条,竖直板通过连接卡条和竖直滑槽相配合连接在竖直柱的竖直侧表面上。这种结构便于将竖直板可拆式安装在竖直柱上,也便于对竖直板的上下移动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合于各种长度的移液管使用。作为优选,在硅胶圈上还设有金属丝;在每块竖直板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槽,在每个竖直板正反两个板面上都设有与挂钩槽个数相等的防摆机构和与挂钩槽个数相等的常开接近开关;竖直板每个面上的防摆机构与挂钩槽为一对一上下正对布置;竖直板每个面上的常开接近开关与挂钩槽也为一对一上下正对布置,并且常开接近开关设置在对应防摆机构的正上方;每个防摆机构包括一个里端面固定连接在竖直板上的矩形块、一个滑动块、一根弹簧、一个磁性钢板和一个电磁铁;在矩形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呈圆弧状的防摆槽,防摆槽的槽心线竖直向下布置;在防摆槽内的右槽壁上朝右设有滑动半通孔,在滑动半通孔的右孔壁上朝右设有水平孔,水平孔的直径大于滑动半通孔的直径;滑动块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半通孔内,磁性钢板活动设置在水平孔内,并且磁性钢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在滑动块的右表面上,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水平孔内的左孔壁上,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磁性钢板的左表面上;电磁铁固定连接在水平孔内的左孔壁上;在竖直柱的上表面上设有电池槽,在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每个电磁铁的供电端都并联连接在与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上,并且每个常开接近开关都只串联连接在其正下方对应的电磁铁的电源回路上。在使用过程中。当有移液管通过挂钩挂在某个挂钩槽内时,由于有橡胶圈内金属丝的存在,则此时位于该移液管所在处的那个常开接近开关就会处于闭合状态,从而使位于该移液管所在防摆槽处的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该磁力会借助磁性钢板将滑动块朝左移动后轻轻压在该移液管上从而将该移液管固定在挂钩槽内,防止在竖直板转动或移动时移液管从挂钩槽内移出。降低了挂在挂钩槽上的移液管下端的摆动,使得移液管不易前后左右摇摆,可靠性好。在要取下已挂在挂钩槽内的移液管时,只要用手将先移液管往上提起就能使常开接近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位于该移液管所在防摆槽处的电磁铁断电后磁力消失,该磁力消失后,弹簧的挤压力就会把磁性钢板往朝右推移复位,从而让滑动块也跟着朝右移动复位,使滑动块左端不压在移液管上,从而即可顺利的将移液管从挂钩槽内取下。作为优选,在竖直板的外侧表面上设有与电池槽相连通的横孔,在矩形块处的竖直板上设有与横孔相连通的走线孔,在常开接近开关处的竖直板上也设有与横孔相连通的走线孔;电磁铁的电源回路的导线都布置在对应走线孔内或横孔内。横孔与走线孔的设置便于将各导线设置在竖直板,使得竖直板外没有导线,在使用过程中移液管的挂上和取下都不受到导线的干扰。作为优选,在圆锥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槽,在凹槽内水平固定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套紧连接在竖直柱的下端。轴承与竖直柱配合使得竖直板的转动效果好。作为优选,在凹槽的槽底面上设有若干滚珠,轴承的下底面与滚珠滚动连接。滚珠与竖直柱下表面的配合能使得竖直柱的转动效果好,还使得竖直柱不易从轴承中往下下落,可靠性好。本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技术在放置移液管时能将移液管竖立放置,便于移液管中的液体流出,使用方便,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竖直柱转动连接在圆锥台底座上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四块竖直板连接在竖直柱上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竖直截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个移液管挂在一块竖直板上的一个挂钩槽上的一种使用状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防摆机构的防摆槽内还没有移液管、电磁铁也没通电、滑动块也没伸出到滑动半通孔时的一种局部放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防摆机构的防摆槽内已有移液管、电磁铁也已通电、滑动块也已伸出到滑动半通孔外并挤压在移液管上时的一种局部放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挂式移液管架,参见图1-3所示。包括四块竖直板3、积水盘2、能放置在积水盘内的圆锥台底座1和能套设在移液管8上且设有挂钩5的硅胶圈7;圆锥台底座水平放置在积水盘内;在圆锥台底座的上表面上竖直向上设有一根能水平转动的竖直柱4,四块竖直板的内侧表面分别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分别竖直设有竖直滑槽9,所述竖直滑槽的槽腔横截面呈“T”字形;在每块竖直板的内侧面设有与竖直滑槽相匹配的连接卡条10,竖直板通过连接卡条和竖直滑槽相配合连接在竖直柱的竖直侧表面上。在圆锥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槽12,在凹槽内水平固定设有轴承13,轴承的内圈固定套紧连接在竖直柱的下端。在凹槽的槽底面上设有若干滚珠11,轴承的下底面与滚珠滚动连接。实施例1在需要转动竖直板时,只要用手转动竖直板,与竖直板相连接的竖直柱就会转动,从而带动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式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竖直板、积水盘、能放置在积水盘内的圆锥台底座和能套设在移液管上且设有挂钩的硅胶圈;圆锥台底座水平放置在积水盘内;在圆锥台底座的上表面上竖直向上设有一根能水平转动的竖直柱,四块竖直板的内侧表面分别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式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竖直板、积水盘、能放置在积水盘内的圆锥台底座和能套设在移液管上且设有挂钩的硅胶圈;圆锥台底座水平放置在积水盘内;在圆锥台底座的上表面上竖直向上设有一根能水平转动的竖直柱,四块竖直板的内侧表面分别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式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柱的前后左右四个竖直侧表面上分别竖直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的槽腔横截面呈“T”字形;在每块竖直板的内侧面设有与竖直滑槽相匹配的连接卡条,竖直板通过连接卡条和竖直滑槽相配合连接在竖直柱的竖直侧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式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在硅胶圈上还设有金属丝;在每块竖直板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槽,在每个竖直板正反两个板面上都设有与挂钩槽个数相等的防摆机构和与挂钩槽个数相等的常开接近开关;竖直板每个面上的防摆机构与挂钩槽为一对一上下正对布置;竖直板每个面上的常开接近开关与挂钩槽也为一对一上下正对布置,并且常开接近开关设置在对应防摆机构的正上方;
每个防摆机构包括一个里端面固定连接在竖直板上的矩形块、一个滑动块、一根弹簧、一个磁性钢板和一个电磁铁;
在矩形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呈圆弧状的防摆槽,防摆槽的槽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娅,吴红珍,卢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