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英良专利>正文

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3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桶、生化池,所述原水桶和生化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生化池的个数不少于4个;生化池内通过生化填料进行挂膜生化,生化填料由尼龙网和化纤棉组成,所述尼龙网通过尼龙网夹固定化纤棉,所述化纤棉的用量为150~500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电镀废水处理一般先用物化除去金属离子,然后用生化的方法除去COD和氨氮、总氮,再用物化沉淀去除氟和磷等污染物。使污水处理达标。现有方法在除去COD的效果是可以的,但在除去含氮化合物方面效率较低,一般生化周期需要五天(120小时)以上,并且除总氮效果不稳定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效脱氮的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桶、生化池,所述原水桶和生化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生化池的个数不少于4个;所述生化池内通过生化填料进行挂膜生化,所述生化填料由尼龙网和化纤棉组成,所述尼龙网通过尼龙网夹固定化纤棉,所述尼龙网和化纤棉共同形成菌膜,所述化纤棉的用量为150~500g/m2;同一生化池内,相邻两尼龙网夹的间距为15~25mm,相邻两菌膜的间距为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桶和生化池,所述原水桶和生化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生化池的个数不少于4个;所述生化池内通过生化填料进行挂膜生化,所述生化填料由尼龙网和化纤棉组成,所述尼龙网通过尼龙网夹固定化纤棉,所述尼龙网和化纤棉共同形成菌膜,所述化纤棉的用量为150~50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桶和生化池,所述原水桶和生化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生化池的个数不少于4个;所述生化池内通过生化填料进行挂膜生化,所述生化填料由尼龙网和化纤棉组成,所述尼龙网通过尼龙网夹固定化纤棉,所述尼龙网和化纤棉共同形成菌膜,所述化纤棉的用量为150~500g/m2;同一生化池内,相邻两尼龙网夹的间距为15~25mm,相邻两菌膜的间距为100~200mm;
所述菌膜的安装方向与生化池内的进水方向平行,所述菌膜的顶部距离水面100~150mm,所述菌膜的底部距离生化池曝气头150~100mm;所述菌膜距离生化池四个侧面的距离分别为100~15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的个数为4~10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为40目。


4.一种高效脱氮除氟的电镀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镀废水通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来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立奇董英良周灿辉
申请(专利权)人:董英良黎立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