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2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勒化工设备技术生产领域的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包括酯化二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上方的辅剂添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中轴的搅拌器;搅拌器左侧设置有带法兰的管口;管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基座;基座上卡扣连接有导管,导管上方设置有法兰;导管上方设置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三通连接件,三通连接件上方设置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球阀;三通连接件右侧连接有助剂管道,助剂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助剂进入的第四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助剂添加、疏通和取出管线上操作效率高效,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
技术介绍
聚酯成品因其质量轻、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及廉价等优点而在许多领域广泛发展。聚酯工业发展很快,而用过的聚酯成品尚没有妥善的处理方法,对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可降解聚酯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开发的,具有重大的意义。可降解聚酯的优良性能显而易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降解聚酯生产装置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对发展、推广可降解聚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降解聚酯与常规的聚合物生产方式基本一致无须改变原聚酯生产过程,只需对其中设备进行改造,增加添加剂的加入,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传统的可降解聚酯生产中酯化二为立式釜,添加剂直接添加液面上可能直接进入下一室,无法充分反应完全,同时有些添加剂可能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堵塞输送管线,使其无法加入到主物料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不易堵塞,工作效率高的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包括酯化二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上方的辅剂添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中轴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酯化二反应釜上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器向内伸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末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器左侧设置有带法兰的管口;所述管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卡扣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上方设置有法兰;所述导管上方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连接件上方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可插入疏通管线的通条;所述三通连接件右侧连接有助剂管道,所述助剂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助剂进入的第四球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由于管口、第一管道、导管、第二管道、三通连接件、第三管道互相连通,使得顶端可以通过通条进行管线的疏通;由于设置了第一球阀、第二球阀、第三球阀、第四球阀,第一球阀、第三球阀分别对酯化二反应釜、管道整体进行密封;第二球阀控制助剂进入酯化釜内,第四球阀控制助剂进入管线;由于将导管伸入酯化反应釜内的液面下方,使得助剂不会漂浮在液面上方,而导致反应不完全;由于将导管与法兰进行一体打造,使得导管易固定,同时取出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管与导管上方的法兰为一体构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管插入第一管道及管口内部伸入酯化二反应釜内并低于内部液体的液面,所述导管的下部与搅拌杆互不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管口、第一管道、基座、导管、第二管道、三通连接件、第三管道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管口、第一管道、基座、导管、第二管道、三通连接件、第三管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侧设置有圆柱形槽口,所述导管上焊接有T型插口,所述T型插口能插入圆柱形槽口内并旋转配合,所述T型插口与圆柱形槽口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T型插口的外径略小于圆柱形槽口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条的末端设置有定位的挡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助剂管道与外部的输送泵及流量计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剂添加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基座与导管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酯化二反应釜,2辅剂添加装置,21管口,22第一管道,23基座,231圆柱形槽口,24导管,241T型插口,25基座,26第二管道,27三通连接件,28第三管道,3搅拌器,31搅拌轴,32搅拌杆,4第一球阀,5第二球阀,6第三球阀,7通条,8第四球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包括酯化二反应釜1,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1上方的辅剂添加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1中轴的搅拌器3;搅拌器3与酯化二反应釜1上壁固定连接,搅拌器3向内伸有搅拌轴31,搅拌轴31末端设置有搅拌杆32;搅拌器3左侧设置有带法兰的管口21;管口21上连接有第一管道22,第一管道22上设置有第一球阀4,第一管道22上设置有基座23;基座23上卡扣连接有导管24,导管24上方设置有法兰25;导管24上方设置有第二管道26,第二管道26上设置有第二球阀5;第二管道26上设置有三通连接件27,三通连接件27上方设置有第三管道28,第三管道28上设置有第三球阀6;第三管道28的末端可插入疏通管线的通条7;三通连接件27右侧连接有助剂管道29,助剂管道29上设置有控制助剂进入的第四球阀8。上述导管24与导管24上方的法兰25为一体构造。上述导管24插入第一管道22及管口21内部伸入酯化二反应釜1内并低于内部液体的液面,导管24的下部与搅拌杆32互不接触。上述管口21、第一管道22、基座23、导管24、第二管道26、三通连接件27、第三管道28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管口21、第一管道22、基座23、导管24、第二管道26、三通连接件27、第三管道28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片。上述基座23上侧设置有圆柱形槽口231,导管24上焊接有T型插口241,T型插口241能插入圆柱形槽口231内并旋转配合,T型插口241与圆柱形槽口2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T型插口241的外径略小于圆柱形槽口231的内径。上述通条8的末端设置有定位的挡板。上述助剂管道29与外部的输送泵及流量计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阐述如下:在使用时第三球阀6默认关闭,助剂添加时打开第一球阀4、打开第二球阀5、打开第四球阀8,通过输送泵及计量后输送到第四球阀8,通过三通管线后进入导管24,最终进入釜里物料液面以下;助剂疏通时,关闭第四球阀8,打开第一球阀4、第二球阀5、第三球阀6,将通条7通至管线中,并将助剂通入釜中,完成疏通管线;助剂管道29取出不使用时,关闭第四球阀8并与助剂管道29拆离,将带法兰导管24向上拔出,至导管24下端高于第一球阀4,关闭第一球阀4,完成助剂管道29在线拔出系统。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酯化二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上方的辅剂添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中轴的搅拌器;/n所述搅拌器与酯化二反应釜上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器向内伸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末端设置有搅拌杆;/n所述搅拌器左侧设置有带法兰的管口;所述管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卡扣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上方设置有法兰;所述导管上方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连接件上方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可插入疏通管线的通条;所述三通连接件右侧连接有助剂管道,所述助剂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助剂进入的第四球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酯化二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上方的辅剂添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酯化二反应釜中轴的搅拌器;
所述搅拌器与酯化二反应釜上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器向内伸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末端设置有搅拌杆;
所述搅拌器左侧设置有带法兰的管口;所述管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卡扣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上方设置有法兰;所述导管上方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连接件上方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可插入疏通管线的通条;所述三通连接件右侧连接有助剂管道,所述助剂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助剂进入的第四球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与导管上方的法兰为一体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聚酯的辅剂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插入第一管道及管口内部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建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瑞邦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