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28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具体涉及塔吊领域,包括浇铸用预埋件机构,浇铸用预埋件机构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中轴固定机构,浇铸用预埋件机构的一侧焊接有附墙架固定机构;浇铸用预埋件机构包括筒状预埋件,筒状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内置活动槽,筒状预埋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外围盘状预埋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浇铸用预埋件机构,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与外围盘状预埋件会伴随筒状预埋件预埋在楼板的混凝土层内,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与外围盘状预埋件同时对筒状预埋件达到二次支撑与固定的作用,一来提升现浇筑预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了筒状预埋件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吊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
技术介绍
塔吊附墙在安装时,塔吊水平臂超过自由高度时每隔一段高度都会设置拉杆把塔吊与结构物相连接,为的是起到塔吊垂直牢固,防止因为太高而吊运物体产生的力使塔身摇动或倒塌,当座地的简易梯超过一定高度时每隔一段高度都会设置拉杆把与结构物相连接,为的是起到垂直牢固,防止因为太高失稳,塔吊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绳及平衡臂拉绳传来的上部荷载,并通过回转塔架、转台、承座等的结构部件式直接通过转台传递给塔身结构,自升塔顶有截锥柱式、前倾或后倾截锥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撑架式,凡是上回转塔机均需设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构成设计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与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除平衡重外,还常在其尾部装设起升机构,起升机构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则可发挥部分配重作用,二则增大绳卷筒与塔尖导轮间的距离,以利钢丝绳的排绕并避免发生乱绳现象。塔吊底部的支撑连接件在安装时,由于高度过高会依附于建筑物本体安装附墙架,附墙架一般安装与建筑物的柱体两侧,利用三角形的横置支撑方式进行固定,但是部分区域容易出现无法两面都是柱体的情况,此时需要置入钢筋等固定件将附墙架固定在楼板的一侧,但是楼板的边缘承重强度远小于柱体的承重强度,这样会不便于安装与塔吊的承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通过设置了浇铸用预埋件机构,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与外围盘状预埋件会伴随筒状预埋件预埋在楼板的混凝土层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包括浇铸用预埋件机构,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中轴固定机构,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的一侧焊接有附墙架固定机构;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包括筒状预埋件,所述筒状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内置活动槽,所述筒状预埋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外围盘状预埋件,所述中轴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插接型悬杆,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插接在第一内置活动槽的内腔顶部,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齿槽,所述筒状预埋件的内腔底部插接有第二插接型悬杆,所述第二插接型悬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置活动槽,所述第二内置活动槽的内腔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齿槽,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插接在第二内置活动槽的内腔,所述第一螺纹齿槽与第二螺纹齿槽相互啮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外围盘状预埋件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内置活动槽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防滑凸块,多个所述防滑凸块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围盘状预埋件与筒状预埋件之间焊接有多个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多个所述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筒状预埋件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第一环形支撑块,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二环形支撑块,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块焊接在筒状预埋件的一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筒状预埋件的底部连通设有筒状限位座,且筒状预埋件与筒状限位座相互焊接,所述第二插接型悬杆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块的内腔侧壁与第二固定螺母的外壁均呈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插槽与第二限位插槽,且第一限位插槽与第二限位插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插槽与第二限位插槽的内腔均插接有第三插接型悬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插接型悬杆的顶部焊接有钻孔用旋转插头,所述第三插接型悬杆的外壁开设有第三螺纹齿槽,所述第三插接型悬杆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插盘,所述限位插盘的底部焊接有旋转用连接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插槽,所述第三限位插槽的内腔侧壁开设有第四螺纹齿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墙架固定机构包括横置附墙架连接悬臂,所述横置附墙架连接悬臂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置附墙架连接悬臂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横置滑槽,多个所述横置附墙架连接悬臂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卡接型滑块,多个所述卡接型滑块的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楼板支撑块。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楼板支撑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楼板支撑块,所述第二楼板支撑块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滑贴合面板,多个所述横置附墙架连接悬臂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附墙架连接座,所述附墙架连接座的内部焊接有多个快装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浇铸用预埋件机构,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与外围盘状预埋件会伴随筒状预埋件预埋在楼板的混凝土层内,当筒状预埋件出现松动时,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与外围盘状预埋件同时对筒状预埋件达到二次支撑与固定的作用,一来提升现浇筑预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了筒状预埋件支撑的稳定性,当塔吊工序完成后,可以对浇铸用预埋件机构的内腔进行二次回填,达到隐藏工程的作用,相对提升了楼板型结构附墙架支撑的稳定性与安装的便捷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中轴固定机构,在安装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时,将横置附墙架连接悬臂焊接在第二环形支撑块的一侧,或者安装在第一固定螺母与第二固定螺母的一侧,达到固定与支撑的作用,紧接着利用卡接型滑块滑动第一楼板支撑块贴合至建筑物的外墙,利用脚撑对附墙架固定机构进行二次固定,第一插接型悬杆与第二插接型悬杆在第一内置活动槽的内腔螺纹连接,第三插接型悬杆穿过第二内置活动槽的内腔螺纹连接在第三限位插槽的内腔,相对提升了浇铸用预埋件机构固定与支撑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附墙架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浇铸用预埋件机构与中轴固定机构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浇铸用预埋件机构与中轴固定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C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01筒状预埋件、102第一内置活动槽、103外围盘状预埋件、104防滑凸块、105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106第一环形支撑块、107第二环形支撑块、108筒状限位座、2中轴固定机构、21第一插接型悬杆、22第一固定螺母、23第一螺纹齿槽、24第二插接型悬杆、25第二内置活动槽、26第二螺纹齿槽、27第二固定螺母、28第一限位插槽、29第二限位插槽、210第三插接型悬杆、211钻孔用旋转插头、212第三螺纹齿槽、213限位插盘、214旋转用连接件、215第三限位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包括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中轴固定机构(2),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的一侧焊接有附墙架固定机构(3);/n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包括筒状预埋件(101),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内置活动槽(102),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外围盘状预埋件(103),所述中轴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插接型悬杆(21),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插接在第一内置活动槽(102)的内腔顶部,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螺母(22),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齿槽(23),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内腔底部插接有第二插接型悬杆(24),所述第二插接型悬杆(2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置活动槽(25),所述第二内置活动槽(25)的内腔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齿槽(26),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插接在第二内置活动槽(25)的内腔,所述第一螺纹齿槽(23)与第二螺纹齿槽(26)相互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包括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中轴固定机构(2),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的一侧焊接有附墙架固定机构(3);
所述浇铸用预埋件机构(1)包括筒状预埋件(101),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内置活动槽(102),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外围盘状预埋件(103),所述中轴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插接型悬杆(21),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插接在第一内置活动槽(102)的内腔顶部,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螺母(22),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齿槽(23),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内腔底部插接有第二插接型悬杆(24),所述第二插接型悬杆(2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置活动槽(25),所述第二内置活动槽(25)的内腔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齿槽(26),所述第一插接型悬杆(21)插接在第二内置活动槽(25)的内腔,所述第一螺纹齿槽(23)与第二螺纹齿槽(26)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围盘状预埋件(103)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内置活动槽(102)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防滑凸块(104),多个所述防滑凸块(104)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盘状预埋件(103)与筒状预埋件(101)之间焊接有多个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105),多个所述侧置支撑用预埋杆杆(105)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第一环形支撑块(106),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块(106)的一侧焊接有第二环形支撑块(107),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块(107)焊接在筒状预埋件(10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桥主墩施工的塔吊附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预埋件(101)的底部连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来武旭王帆王新灵张建锋方慧曹易聂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