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及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27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梯轿厢及电梯,电梯轿厢包括:轿顶板,轿底板,轿壁,所述轿壁包括框架、轿壁面板,其中,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立柱间隔置于轿壁水平轮廓线上,在各立柱相邻的一面都形成有用于夹持轿壁面板的类U形空间,各立柱的所述类U形空间依次相对,所述轿壁面板的水平两端分别安装在该类U形空间内;上横梁与轿顶板卡接,下横梁与轿底板卡接,并且,在所述上横梁的下部,以及所述下横梁的上部都形成有类U形空间,所述轿壁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类U形空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轿厢全部采用重量轻的铝合金制造,降低了启动、制动过程中的能耗。全部采用卡接连接方式,安装方式简单高效。轿顶板上不设加强筋,方便检修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及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及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垂直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的轿厢,随着住宅和商用办公楼越来越高,使用电梯的频率也越来越多。轿厢主要由轿顶、轿壁、轿底组成,目前轿厢的制造材料几乎全部为钢材,并辅以筋板加强强度,轿厢的各部件之间用大量螺栓连接。如图1至3所示,如图1、图2所示,后轿壁4、侧轿壁5、前轿壁6都是由几块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例如侧轿壁5由三块U形的钢板通过螺栓7连接而成。轿顶板2与后轿壁4、侧轿壁5、前轿壁6之间的连接也是采用螺栓7来连接。如图3所示,轿顶板2的上端具有加强筋1,这导致维修人员在轿顶板2上面检修时不方便操作。最小规格的标准轿厢约700kg,相应需要约1t的对重与其匹配,并且需要较大功率曳引机配套。由此可见,由于目前的电梯轿厢质量大,采用螺栓连接方式,使得目前的轿厢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钢材制作的轿厢质量大,对于电梯这种频繁起停的设备很大一部分能量消耗在启动、制动过程中,整机能耗大。(2)现有技术的安装、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n轿顶板,/n轿底板,/n轿壁,包括铝框架、轿壁面板,其中,铝框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间隔置于轿壁水平轮廓线上,各立柱相邻的一面都形成有用于夹持轿壁面板的类U形空间,各立柱的所述类U形空间依次相对,所述轿壁面板的水平两端分别安装在该类U形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轿顶板,
轿底板,
轿壁,包括铝框架、轿壁面板,其中,铝框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间隔置于轿壁水平轮廓线上,各立柱相邻的一面都形成有用于夹持轿壁面板的类U形空间,各立柱的所述类U形空间依次相对,所述轿壁面板的水平两端分别安装在该类U形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形成有安装一体的类U形胶条的空间,该类U形胶条具有用以安装轿壁面板的类U形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铝框架还包括上横梁、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与轿顶板连接,所述下横梁与轿底板卡接,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并且,在所述上横梁的下部,以及所述下横梁的上部都形成有类U形空间,所述轿壁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类U形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壁面板的水平两端还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立柱上,并且,所述立柱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立柱卡接以遮挡所述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立柱和轿壁面板之间的安装形式为分体式胶条安装方式,其中,立柱外周相对的两侧对称的形成有用于安装胶条的卡勾组件,任一卡勾组件的形式为:
从立柱的侧面延伸出一对用于卡接扣条的第一卡勾,立柱的形成有第一卡勾的所述侧面的相邻侧面上,沿该相邻侧面的平面方向延伸出延伸板,在该延伸板的距离所述侧面的一段距离的位置向垂直于该延伸板的方向形成有用于卡接第一胶条的第二卡勾;
第一胶条远离第二卡勾的一侧为平面,并且,在第二卡勾与所述侧面之间还安装有方形的第二胶条,在扣条和第一胶条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胶条,第一胶条、第二胶条、第三胶条之间形成用于夹持轿壁面板的类U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第三胶条的相对的两侧都设置有倾斜的倒刺,对应的,在扣条与其接合的位置具有与其倾斜方向相反的倒刺,第三胶条的另一侧的倒刺用于与轿壁面板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宝华毛鹤同房祥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